[发明专利]发泡式免充气内胎的制备方法及发泡式免充气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07534.9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0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少坤 |
主分类号: | B29C44/60 | 分类号: | B29C44/60;B29C43/58;B60C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4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充气 内胎 制备 方法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配件领域,涉及一种轮胎,尤其涉及发泡式免充气内胎的制备方法及发泡式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免充气轮胎一般都为橡胶实心结构,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胎体重量大、弹性差、滚动阻力大,而且胎层容易断裂;2、夏天,聚氨酯实心轮胎在高温情况下,外胎的胎口容易脱圈、易老化、不耐磨、滚动阻力增大,在使用中带来不可预见的危害,因此在推广适用上受到很大制约。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公开了发泡式免充气内胎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公开了发泡式免充气轮胎。
技术方案:发泡式免充气内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8份偶氮二甲酰胺、0.9份促进剂TMTD、0.32份氧化锌粉体、1份硫磺粉、0.3份硬脂酸和20份天然橡胶放入内胎成型模具中发泡30~60分钟生成多孔泡沫型内胎,内胎成型模具的温度为160~165℃;
(2)、将步骤(1)中已经成型的多孔泡沫型内胎再放入180℃~250℃的定型模具中压制6~10分钟,使多孔泡沫型内胎的表面形成1~5mm的硬结层,出模冷却;
(3)、在步骤(2)制得的多孔泡沫型内胎的外表面涂覆硅橡胶粘接剂,15℃~25℃下放置2~4小时即得到发泡式免充气内胎。
为本发明中发泡式免充气内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氧化锌粉体的粒径为10~50μm。
为本发明中发泡式免充气内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硫磺粉为200目的硫磺粉。
发泡式免充气轮胎,包括胎面、织网层、钢丝、轮毂和上述发泡式免充气内胎,所述轮毂为圆环形结构,所述轮毂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外端向内延伸形成卡口,所述织网层的两端通过加热成型的方式与所述钢丝固定连接,所述发泡式免充气内胎的截面为梨型结构,所述发泡式免充气内胎与轮毂通过两端设有钢丝的织网层卡接,所述织网层的外侧还设有所述胎面,所述胎面与所述织网层通过加热成型的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中发泡式免充气轮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3cm。
作为本发明中发泡式免充气轮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丝的直径为0.5cm。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发泡式免充气内胎的制备方法及发泡式免充气轮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发泡式免充气内胎使用天然橡胶,耐腐蚀、抗老化、韧性好,与轮毂和外胎结合牢固,可防止脱圈现象;
2、发泡式免充气内胎采用天然橡胶为主要原料研制的高弹性发泡材料,适应用温度范围大,高温70℃至-40℃时能正常使用,物理性能稳定,加工工艺简单;
3、本发明的发泡式免充气内胎密度小、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发泡式免充气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胎面 20-织网层
30-钢丝 40-轮毂
50-发泡式免充气内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1
发泡式免充气内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8份偶氮二甲酰胺、0.9份促进剂TMTD、0.32份氧化锌粉体、1份硫磺粉、0.3份硬脂酸和20份天然橡胶放入内胎成型模具中发泡30分钟生成多孔泡沫型内胎,内胎成型模具的温度为165℃;
(2)、将步骤(1)中已经成型的多孔泡沫型内胎再放入180℃的定型模具中压制10分钟,使多孔泡沫型内胎的表面形成约1mm的硬结层,出模冷却;
(3)、在步骤(2)制得的多孔泡沫型内胎的外表面涂覆硅橡胶粘接剂,15℃下放置4小时即得到发泡式免充气内胎。
本实施例中,氧化锌粉体的粒径为10μm。
本实施例中,硫磺粉为200目的硫磺粉。
发泡式免充气轮胎,包括胎面10、织网层20、钢丝30、轮毂40和上述发泡式免充气内胎50,轮毂40为圆环形结构,轮毂40的外表面设有凹槽,凹槽的外端向内延伸形成卡口,织网层20的两端通过加热成型的方式与钢丝30固定连接,发泡式免充气内胎50的截面为梨型结构,发泡式免充气内胎50与轮毂40通过两端设有钢丝30的织网层20卡接,织网层20的外侧还设有胎面10,胎面10与织网层20通过加热成型的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凹槽的深度为1cm。
本实施例中,钢丝30的直径为0.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少坤,未经李少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75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机
- 下一篇:一种硅胶立体产品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