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前视窗的风幕防风雨方法及风幕防风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8164.0 | 申请日: | 2015-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1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德平 |
主分类号: | B62J17/00 | 分类号: | B62J17/00;B62J2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车前 视窗 风幕防 风雨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机动车前视窗的风幕防风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引导装置,机动车前方的风和/或雨进入气流引导装置,并经过该气流引导装置的引导改变方向后排出,排出时在驾驶员前方视窗前形成一道风幕;
该风幕改变迎面而来的风和/或雨的运动轨迹,使得风和/或雨不进入驾驶员的视窗内。
2.一种应用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前视窗的风幕防风雨方法的风幕防风雨装置,包括驾驶室主体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主体外壳的正面、视平线的下方倾斜设有能使正面来风和/或雨从下斜向上运动的引流槽,该引流槽的顶端出口竖直设置;
所述驾驶室主体外壳顶面设有能承接正前方与引流槽顶端出口汇集的风和/或雨并将其导流的承流板,所述承流板与引流槽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形成驾驶员的视窗;
所述承流板前端端口设有与承流板前端等宽的集水槽,集水槽至少一侧连接有导水细管,该导水细管延伸至驾驶室主体外壳的外部;
所述引流槽和承流板的上方设有宽度大于等于引流槽和承流板宽度的弧形遮雨板,该遮雨板通过支撑杆与驾驶室主体外壳连接,所述遮雨板倾斜设置,其前端低于后端,且能够覆盖引流槽与承流板之间的间隙上方的空间,阻止斜上方的风和/或雨进入驾驶员视窗;同时,该遮雨板后端也能覆盖承流板前部空间,阻止风和/或雨从遮雨板与承流板之间的空间间隙进入驾驶员视窗;
所述引流槽的下端及两侧边沿、承流板的后端及两侧边沿均与驾驶室主体外壳无缝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前视窗的风幕防风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横截面为U形,其两侧设有A立板且从下端到顶端逐渐收敛的弧形槽,下端进口张开角度大于顶端出口张开角度;
引流槽下端和顶端均设有朝向引流槽内表面的平滑倒角,所述引流槽顶端的平滑倒角使得引流槽顶端边沿与视平线垂直,成竖直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动车前视窗的风幕防风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为透明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前视窗的风幕防风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流板为两侧设有B立板的弧形槽,其横截面为U形,承流板前端进口张开角度大于等于引流槽顶端出口张开角度;
所述B立板高度从承流板前端至承流板后端逐渐降低,承流板嵌入安装在驾驶室主体外壳顶部,使驾驶室顶部水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前视窗的风幕防风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板后端边沿在承流板上的垂直投影,距离承流板前端端口的长度不小于5cm,且遮雨板与承流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15cm。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机动车前视窗的风幕防风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板前端边沿与承流板前端边沿在同一水平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动车前视窗的风幕防风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板前端边沿与引流槽顶端边沿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40cm。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动车前视窗的风幕防风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顶端边沿与承流板前端边沿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8~24cm,垂直距离不大于12cm。
10.根据权利要求2、3、5或6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前视窗的风幕防风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板、引流槽、承流板均与驾驶室主体外壳活动连接,三者倾斜角度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德平,未经张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81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冲浪滑板车前叉折叠机构
- 下一篇:蛇形机器人的不平整路面姿态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