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发生器外置式谐波齿轮机构柔轮最少齿数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11608.6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6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祝海林;邹旻;刘子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5/06 | 分类号: | F16H55/06;F16H55/08;F16H5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生器 外置 谐波 齿轮 机构 最少 计算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波发生器外置式谐波齿轮机构柔轮最少齿数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谐波齿轮机构主要由柔轮、刚轮和波发生器三个基本构件组成,波发生器对柔轮的变形起产生和控制的作用,柔轮的弹性变形使柔轮和刚轮之间产生错齿运动,从而实现动力和运动的传递。谐波齿轮机构具有其它齿轮机构不具备的优点:如结构简单、传动比大且范围宽;同时啮合的齿数多即承受载荷的齿数多、承载能力大;传动平稳、无冲击,因而它在航空航天、雷达系统、机床、仪表、机器人、石油化工机械、纺织、起重机械等领域得到了广阔的应用。
纵观目前的谐波齿轮机构,其波发生器一般位于柔轮内部,属于波发生器内置式谐波齿轮机构,其研究已经比较深入。由于波发生器内置,柔轮轮缘上的轮齿向外呈放射状分布,与刚轮相啮合的柔轮轮齿的齿根处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受波发生器产生的交变力的作用,此处易发生疲劳断裂。
如果把波发生器设计在柔轮外部,成为波发生器外置式谐波齿轮机构,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满足特殊场合的应用需要。国外在数控机床等产品中已经采用了波发生器外置式谐波齿轮机构,但是国外对谐波齿轮传动技术实行严格保密,也没有相关的外文资料作详细介绍,使得波发生器外置式谐波齿轮机构的设计方法在我国尚处于摸索之中。特别是对于波发生器外置式谐波齿轮机构中的关键齿轮---柔轮的设计,主要依赖设计师们的经验、借助类比法进行。为了使外置式谐波齿轮机构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希望柔轮的齿数取少一些,但是国内机械设计手册及有关工具书中均没有提及波发生器外置式谐波齿轮机构柔轮最少齿数的计算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算法简单、使用方便的波发生器外置式谐波齿轮机构柔轮最少齿数的计算方法,以克服由于柔轮变形、应力分析的复杂性导致柔轮齿数的确定依据不充分之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波发生器外置式谐波齿轮机构柔轮最少齿数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设计要求,拟定柔轮疲劳强度的许用安全系数[n];
(2)用类比法选取柔轮的材料及其热处理方式;
(3)从材料机械性能手册查得柔轮材料的弯曲疲劳极限σ-1、弹性模量E;
(4)拟定柔轮与刚轮的齿数差K;
(5)按公式
计算柔轮齿数的最小容许值ZRm,其中,L=E[n]K/σ-1;
(6)按公式
ZR=[ZRm]+1
计算柔轮的最少齿数ZR,其中,[ZRm]表示不大于ZRm值的最大整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优点:
(1)计算方法简便:所述计算方法可以得到柔轮最少齿数的多个备选方案,且整个计算过程简单、明了,可直接用于波发生器外置式谐波齿轮机构中柔轮、刚轮的配齿计算。
(2)理论依据充分:波发生器外置式谐波齿轮机构中柔轮齿数的确定,不仅与柔轮变形后中性层的形状有关,还受到刚轮与柔轮的啮合、柔轮疲劳强度等的制约。本发明基于材料力学中的弹性薄壳理论、变形协调条件、莫尔定理、力法准则,根据外波发生器作用下柔轮圆环中性层的径向变形及其与刚轮的啮合情况分析,提出了满足柔轮疲劳强度要求的柔轮最少齿数的计算方法,理论依据充分,为波发生器外置式谐波齿轮机构的齿数选择与结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1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激光点位仪及车辆
- 下一篇:用于内燃机的平衡器壳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