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18200.1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9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书廷;田拴宝;董红玉;尹艳红;曹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587;H01M10/05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53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将碳基体材料、活性硫、碳前驱体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抽真空,加热至500~800℃进行热处理,即得所述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所述加热至500~800℃进行热处理的升温程序为:在30~90min内由25℃升温至155℃后;在1~5h内由155℃升温至300℃,保温2~6h;再在1~6h内由300℃升温至500~800℃,保温2~4h;
步骤1)中所述混合物中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碳基体材料20%~50%,活性硫40%~70%,碳前驱体5.0%~15.0%;
所述碳基体材料为具有介孔和微孔的多级孔碳材料;
所述活性硫为升华硫;
所述碳前驱体为甘氨酸、葡萄糖、蔗糖、环糊精、酚醛树脂、明胶、淀粉、聚丙烯腈、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步骤1)中所述混合为球磨混合,球磨转速为400~900r/min,球磨时间为6~20h。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基体材料、活性硫、碳前驱体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抽真空,加热至500~800℃进行热处理,即得所述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所述加热至500~800℃进行热处理的升温程序为:在30~90min内由25℃升温至155℃后;在1~5h内由155℃升温至300℃,保温2~6h;再在1~6h内由300℃升温至500~800℃,保温2~4h;
步骤1)中所述混合物中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碳基体材料20%~50%,活性硫40%~70%,碳前驱体5.0%~15.0%;
所述碳基体材料为具有介孔和微孔的多级孔碳材料;
所述活性硫为升华硫;
所述碳前驱体为甘氨酸、葡萄糖、蔗糖、环糊精、酚醛树脂、明胶、淀粉、聚丙烯腈、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步骤1)中所述混合为球磨混合,球磨转速为400~900r/min,球磨时间为6~20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为控制真空度为0.085~0.095MPa。
4.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制备的锂硫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82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