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智能油冷却系统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19922.9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2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聂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玉峰 |
主分类号: | F01P5/02 | 分类号: | F01P5/02;F01P5/10;F01P7/16;F01P7/0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智能 冷却系统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智能油冷却系统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是汽车冷却的重要环节,目前使用的冷却方法是利用防冻液冷却,而农用机械依然采用水冷却,对于利用水冷却的方法而言,由于水是在0℃一下结冰,100℃以上沸腾,再者水对金属物体有极大的氧化性和腐蚀性,而且水在高温时容易产生大量的水垢,长时间的使用导致内燃机体内会产生一层厚厚的垢壁,根本无法彻底清除,况且水垢还能使冷凝器堵塞,这样不得不定期清理水箱或更换新水箱,另外在高原地带,由于大气压低,水在80℃左右就沸腾,水在发动机内很快就会蒸发掉,车辆平均行驶不足100公里就必须添加冷却水,有时蒸汽还会涨破水管,导致汽车不能行驶,而利用防冻液冷却时,防冻液只不过是在纯水添加了一些如甲醇、乙二醇、甘油等成分来达到不结冰的目的,实际上防冻液除了不结冰以外仍然具有水的一切缺点,再者防冻液非常容易失效,最长寿命不会超过两年,大型客车、货车、公交车几乎每年更换,浪费人力物力,因此,开发一种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用途广泛、功能全面的汽车发动机智能油冷却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用途广泛、功能全面的汽车发动机智能油冷却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智能油冷却系统,它包括发动机本体,所述的发动机本体的冷却液的出液口端连接有回油管,所述的回油管设置有流量控制阀,回油管的出油口端连接有主散热器,所述的主散热器设置有与主散热器相配合的风机,所述的风机设置有温控开关A,所述的温控开关A设置在靠近发动机本体端的回油管的外壁上,风机通过电缆线连接有电源单元,主散热器的冷却液的出液口端连接有进油管,所述的进油管的出油口端连接有液体泵,所述的液体泵设置有温控开关B,所述的温控开关B设置在发动机本体的外壁上,液体泵通过电缆线与电源单元连接,液体泵的出油口端与发动机本体的冷却液的进液口端连接,所述的回油管和进油管之间设置有暖风箱,所述的暖风箱设置有暖风开关。
一种汽车发动机智能油冷却系统的工作方法,所述的主散热器内设置有冷却油,所述的冷却油为硅油,冷却油的体积为主散热器容积的四分之三,主散热器内的硅油从进油管经过液体泵进入发动机本体内,硅油从发动机冷却液的出液口端流出,当暖风开关断开时,硅油经回油管流入主散热器内,当暖风开关闭合时,一部分硅油流入主散热器内,另一部分流入暖风箱内,在经过液体泵流入发动机本体内,当发动机本体工作时,硅油不循环,当发动机本体的温度到达80℃左右时,温控开关A闭合,液体泵开始工作,硅油开始循环对发动机本体冷却降温,当发动机本体的温度到达100℃左右时,温控开关B闭合,风机开始工作对主散热器冷却降温,当发动机本体的温度降到100℃以下时,温控开关B断开,风机停止工作。
所述的温控开关A的工作温度为100-180℃。
所述的温控开关B的工作温度为80-100℃。
所述的回油管、和进油管均为耐温耐压油管。
所述的主散热器内设置的冷却油为硅油。
所述的主散热器为全铝散热器。
所述的液体泵和温控开关B之间设置有二极管。
所述的流量控制阀与暖风箱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玉峰;,未经聂玉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9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