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改性的磷酸钒锂正极材料,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21618.8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2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姣;吴锋;周川雄;曹美玲;陈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62;C01B25/4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改性 磷酸 正极 材料 制备 应用 | ||
1.一种掺杂改性的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将锂源、钒源、磷源、钆源与还原剂蔗糖混合后,加去离子水研磨得到流变相的固液混合物;其中锂源、钒源、磷源、钆源、蔗糖和水的比例为Li:(V+Gd):P:蔗糖:水=(3.0~3.3)mol:2mol:3mol:0.2mol:(400~600)ml,Gd:(V+Gd)=(0.01~0.02)mol:2mol;
2)将流变相固液混合物移至密闭反应釜,反应温度70~90℃,反应时间8~15h,得到前驱体;
3)将前驱体在50~70℃下干燥3~5小时;
4)干燥后的前驱体在300~400℃烧结3~5h,自然冷却后得到预处理材料;
5)将预处理材料在700~850℃烧结6~10h,自然冷却后得到黑色固体,所述黑色固体即为钆掺杂的磷酸钒锂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锂源为氢氧化锂、碳酸锂、醋酸锂、氟化锂或草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钒源为五氧化二钒或偏钒酸铵,所述钆源为氧化钆,所述磷源为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或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和步骤5)中,烧结在非氧化性气体保护下进行,所述非氧化性气体为氩气、氦气或氮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将预处理材料研磨后,在5~10MPa压力下压实5~10min,得到厚度为0.5~1cm的实心片,然后进行烧结。
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正极材料。
6.含有权利要求5所述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16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