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载车焦罐顶升与底闸门检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28326.7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4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向以川;罗玉坤;吴荣善;冯元中;胡彪;陈梦逢;潘子祥;刘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46 | 分类号: | B66F3/46;B66F3/42;B66F3/44;B66F3/25;C10B39/00;C10B3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载 车焦罐顶升 闸门 检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焦罐检修领域,尤其是一种运载车焦罐顶升与底闸门检修方法。
背景技术
运载车焦罐是一种用来装运从炭化室中推出的红焦,并与其它设备配合,将红焦装入干熄炉内的重要输送工具,如图1所示,由运载车1、焦罐3、横杆11和对开的底闸门4等组成,运载车1上设置有旋转架,焦罐3的底闸门4与旋转架配合,由旋转架带动底闸门4和焦罐3旋转,焦罐3在接焦过程中绕中心线旋转,接焦过程中只有罐体和底闸门4是旋转的。横杆11设置在焦罐3的四周并与运载车1相连接,保持焦罐3的稳定,底闸门4的周围还设置有水平的大梁。
每次对焦罐3的底闸门4进行更换检修时,必须采用100t吊车将焦罐3吊离车架,并将其吊起离地面1米高的位置后,作业人员进入焦罐3下方完成焦罐底板更换检修作业。但由于以上方法需吊车配合并在焦罐3下方作业,一方面,虽然可以在焦罐3下方采取防坠落措施,但对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仍极大;另一方面,每次检修都需要大型吊车配合作业,检修耗时长,检修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方便的运载车焦罐顶升与底闸门检修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运载车焦罐顶升与底闸门检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多个同步顶升油缸与液压系统连通,并安放在运载车与焦罐底部大梁之间,所述同步顶升油缸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均匀分布在焦罐底闸门周围;
B、同时启动所有的同步顶升油缸,将焦罐顶升至设定高度并使焦罐停留在设定高度;
C、作业人员进入焦罐内部,对底闸门进行检修作业;
D、检修完成后,作业人员从焦罐里撤离出来,控制液压系统,使顶升油缸的顶杆下降,焦罐随着下降,直到焦罐两扇底闸门合拢,并确保焦罐与运载车旋转架准确对位。
进一步地,步骤B完成后,在焦罐罐体与运载车之间添加用于辅助固定支撑的支撑柱;在步骤D中,先控制顶升油缸上升一段距离,取下支撑柱,再控制顶升油缸的顶杆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为多根均匀设置的钢管。
进一步地,步骤B中,在焦罐被顶升的过程中,测量每个同步顶升油缸的顶升量,确保同步顶升的顶升高度一致。
进一步地,同步顶升油缸采用自带机械锁固功能的液压油缸。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顶升油缸的顶杆头部为半球体,顶杆设置有球形槽,所述半球体的球面与顶杆球形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高度为500—700mm。
进一步地,在步骤B之前,检查、确认同步顶升油缸与顶升油泵、管路的联接是否准确,确认油泵、电机的正反转是否与设定的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顶升油缸为4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液压系统推动多个同步顶升油缸的活塞同时运动,将焦罐顶升至满足检修空间需求的特定高度,液压系统与大型吊车相比,成本更低,自动化程度更高,工作效率更高。同步顶升油缸均匀设置,确保每个同步顶升油缸的受力均匀,避免某个同步顶升油缸超负荷运行而折断,保证安全性。检修时,作业人员进入焦罐内部对底闸门进行检修,即使出现意外,如同步顶升油缸突然失效或打滑,焦罐倾斜或者回落至运载车,作业人员只会摔伤,而没有生命危险,比起在焦罐下面检修,大大地降低了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运载车焦罐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运载车焦罐的顶升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同步顶升油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运载车焦罐顶升与底闸门检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多个同步顶升油缸2与液压系统连通,并安放在运载车1与焦罐3底部大梁之间,所述同步顶升油缸2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均匀分布在焦罐3底闸门4周围;
B、同时启动所有的同步顶升油缸2,将焦罐3顶升至设定高度并使焦罐3停留在设定高度;
C、作业人员进入焦罐3内部,对底闸门4进行检修作业;
D、检修完成后,作业人员从焦罐3里撤离出来,控制液压系统,使顶升油缸的顶杆下降,焦罐3随着下降,直到焦罐3两扇底闸门4合拢,并确保焦罐3与运载车1旋转架准确对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83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载叉车
- 下一篇:平面两自由度双向可逆连杆式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