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包预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1561.X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1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松;杨国超;苟斌;周振华;余祖念;朱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H01M10/61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预热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预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能源与环境的严峻形势、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汽车产业的巨大冲击,推动世界各国加快交通能源战略转型,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动力锂电池的低温工作温度不低于-20℃,导致搭载有动力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在低温条件下性能大大降低,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及使用。为解决以上问题,一是研究新型电池材料及技术,提高动力电池自身的温度适应范围,二是增加预热装置,提高动力电池环境温度,满足动力锂电池的使用温度要求。
中国专利公开说明书CN 102139646 A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专利采用空调出风口排出的热风对动力电池包进行预热和散热,解决了动力电池包在低温环境下充放电的问题,但由于必须启动空调才能进行预热,空调在不启动时则达不到预热的效果,使得该预热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国专利公开说明书CN 201985213 U公开了电动汽车电池组低温预热系统,该系统利用加热丝对电池包进行预热,虽达到了动力电池包在低温环境下充放电的目的,却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能为动力电池包预热,又能充分利用自车能源,避免能源浪费的动力电池包预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动力电池包预热装置,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动力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器、发动机、电动水泵和燃油加热器,所述的发动机、电动水泵和燃油加热器通过发动机循环管路连接形成发动机冷却液循环通道,所述电动水泵和燃油加热器与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燃油加热器的出液口与发动机的进液口之间还连接有预热管路,所述预热管路在燃油加热器的出液口一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在发动机的进液口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预热管路固定于动力电池包表面,所述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有用于检测动力电池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与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循环管路上还连接有散热器。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动力电池包预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温度低于动力电池包工作最低温度时,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开启;
步骤2:启动发动机或通过整车控制器控制电动水泵和燃油加热器开启对发动机冷却液进行预热;
步骤3:当电池管理系统检测到温度传感器输入的温度值达到动力电池包工作最低温度时,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关闭,切断对动力电池包的预热。
进一步的,步骤2中:
当温度低于动力电池包工作最低温度时,若发动机已启动,则利用发动机工作热量对发动机冷却液进行预热;
当温度低于动力电池包工作最低温度时,若发动机未启动,则通过整车控制器控制电动水泵和燃油加热器开始工作对发动机冷却液进行预热,直到发动机启动或动力电池包达到最低工作温度时整车控制器控制电动水泵和燃油加热器关闭。
进一步的,当散热器检测到发动机循环管路内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达到散热器散热温度阈值时,散热器开启对发动机冷却液进行散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发动机的工作热量加热发动机冷却液,从而达到加热动力电池包,使得动力电池包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充放电的效果,充分的利用了发动机的工作热量,将无效的热能进行有效地利用,节约了能源。在发动机未启动或温度太低无法启动时采用燃油加热器进行加热,使得无论在发动机有没有开启的情况下,均不会影响动力电池包的预热,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动力电池包预热装置连接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预热工作示意图;
图中:1—发动机循环管路,2—预热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15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路一体化介质移相器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超厚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