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后桥扭力梁铰接衬套拆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2767.4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4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柯江林;陈祥丰;陈旭;杨彦鼎;张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桥 扭力 铰接 衬套 拆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底盘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汽车后桥扭力梁铰接衬套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扭力梁式悬架在汽车上的应用较多,而扭力梁后桥需要通过铰接连接到车身。铰接衬套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橡胶元件吸收扭力梁左右两侧相对扭转时产生的力矩;当需要更换铰接里面的衬套时,为了让衬套与套管孔顺利装配,设计制作了后桥衬套拆装工具。如图1所示为扭力梁铰接衬套1,分为铰接内筒11,铰接外筒12,橡胶体13三个部分,其中,铰接内筒11和铰接外筒12为钢质材料,橡胶体13硫化到铰接内筒11和铰接外筒12上并在铰接衬套1位于扭力梁铰接总成内侧的一端形成橡胶外缘14。上述后桥扭力梁铰接衬套1利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后扭力梁铰接套管2内,后扭力梁铰接套管2如图2所示,在生产线上通过专用的压机完成其安装。但是生产线所用压机体积庞大,费用昂贵,结构较复杂,在工厂以外的地方不适合使用。但是现实中,由于常常需要在工厂以外的地方更换后桥铰接衬套,在小型汽车修配点或是工厂试制车需要临时更换零件,缺乏合适的后桥衬套更换工具,不能让更换衬套的要求得到满足。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新的后桥衬套拆装工具,满足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移动方便、体积小、造价低的汽车后桥扭力梁铰接衬套拆装工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后桥扭力梁铰接衬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拆装支架、第一反力座、第二反力座、直筒型机械压力机和挤压垫块,所述第一反力座、第二反力座分别固定于拆装支架两端与拆装支架组成封闭框型,所述直筒型机械压力机置于拆装支架内,所述直筒型机械压力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可伸缩前端、筒身及后座,所述后座抵在其中一个反力座内端面上,所述可伸缩前端与挤压垫块内端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拆装支架为两根对称设置条形杆,所述条形杆两端向内凸起形成固定端,所述条形杆中间向内凸起形成加强块。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端上开有沿条形杆长度方向的螺孔,所述第一反力座、第二反力座上设有螺孔,所述第一反力座、第二反力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条形杆的固定端上。
优选的,拆卸时所述后座抵在第二反力座内端面。
优选的,拆卸时所述第一反力座为两个半环通过螺栓连接组成的环形结构。
进一步的,拆卸时所述第一反力座内径与套管外径相配合。
优选的,拆卸时所述挤压垫块为圆柱型的拆卸挤压垫块,所述拆卸挤压垫块外端面开有与铰接衬套内筒形状配合且同轴的拆卸盲孔。
优选的,安装时所述后座抵在第一反力座内端面。
优选的,安装时所述第二反力座内端面开有与套管配合的同轴限位凹槽。
进一步的,安装时所述第二反力座的凹槽内开有与衬套内筒配合的同轴通孔。
优选的,安装时所述挤压垫块为圆柱型的安装挤压垫块,所述安装挤压垫块外端面上开有与铰接衬套橡胶外缘配合的安装盲孔。
优选的,所述筒身上对称设有沿轴线方向的限位臂。
本发明中,拆装支架与第一反力座、第二反力座组成封闭框型,直筒型机械压力机后座抵在第一反力座或第二反力座内端面进行支撑,可伸缩前端与拆装垫块接触,通过拆装支架导向,利用机械压力机推动拆装垫块来完成铰接衬套的安装与拆卸。
本发明的优点为:
1.采用各部件连接成拆装工具,根据需要组装成拆卸工具或装配工具,同时具备从套管中拆卸衬套和将衬套装入套管的功能。
2.拆装时将套管进行定位,拆装垫块端面与铰接衬套端面配合,能够保证铰接衬套的安装精度,且采用拆装垫块不会在拆装过程中将铰接套管和垫块挤压变形。
3.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便于携带,非使用状态下可将其拆卸存放。
附图说明
图1为铰接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铰接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拆装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反力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反力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直筒型机械压力机结构示意图
图7为拆卸挤压垫块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安装挤压垫块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拆装工具爆炸图
图10为本发明拆装工具拆卸铰接衬套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拆装工具安装铰接衬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27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解决定位套垂直压装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型细长轴机械精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