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增氧型空气滤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8753.3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5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茜南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F02M35/04;F02M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25025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壳体 一端连接 内衬 空气过滤装置 空气滤芯 增氧装置 干燥网 滤材 增氧 含氧量检测仪 燃料 不完全燃烧 充分燃烧 节能减排 空气储存 污染气体 增力效果 喇叭状 平衡筒 填充 供气 运转 | ||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增氧型空气滤芯,包括空气过滤装置以及辅助增氧装置;空气过滤装置包括壳体、滤材以及内衬;壳体为喇叭状,其直径较大一端连接有干燥网,直径较小一端连接有发动机供气罩;内衬的一端连接干燥网,另一端位于壳体中;滤材填充于内衬以及壳体之间;辅助增氧装置包括含氧量检测仪、空气储存筒以及平衡筒。本发明能够使发动机中的燃料充分燃烧,保持发动机的稳定运转;降低由于燃料不完全燃烧导致产生的污染气体;节能减排以及发动机增力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空气净化,并且能够为发动机提供足量氧气的增氧型空气滤芯。
背景技术
我国是汽车生产以及使用大国,以汽车为代表的交通工具的能耗污染为题已俨然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课题;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以空气为助燃氧化剂的传统能源燃料发动机仍然是主流发动机。此类发动机内的燃料一旦不能完全燃烧,则不仅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降低其增力效果,还会导致由于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废气污染物的排放。
因此,研制出一种能够为发动机提供足量氧气使得发动机内燃料充分燃烧的空气滤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空气净化,并且能够为发动机提供足量氧气的增氧型空气滤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增氧型空气滤芯,包括空气过滤装置以及辅助增氧装置;空气过滤装置包括壳体、滤材以及内衬;壳体为喇叭状,其直径较大一端连接有干燥网,直径较小一端连接有发动机供气罩;发动机供气罩中均匀分布有供气管;内衬的一端连接干燥网,另一端位于壳体中;滤材填充于内衬以及壳体之间;辅助增氧装置包括含氧量检测仪、空气储存筒以及平衡筒;空气储存筒的一端沿其轴向开有空气储存腔,并且空气储存腔在远离其开口一端通过供氧管与壳体相连;平衡筒为空心状,一端与空气储存筒上开有空气储存腔的一端相连,另一端连接有液压缸,并且平衡筒内设有滑杆;滑杆与平衡筒的内壁滑动连接,其末端与液压缸相连;含氧量检测仪安装于壳体内直径较小一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增氧型空气滤芯,由空气过滤装置以及辅助增氧装置组成。
本发明中的空气过滤装置由壳体、滤材以及内衬组成。本发明中的壳体为喇叭状,按照直径的长度分为直径较大一端与直径较小一端,直径较大一端连接有干燥网,便于为发动机提供干燥的空气;直径较小一端连接发动机供气罩,发动机供气罩内均匀分布有供气管,以便于对过滤之后的空气进行分流,实现对发动机的均衡供气;内衬的一端连接干燥网,另一端位于壳体中,滤材则填充于内衬以及壳体之间对空气进行过滤。
本发明中的辅助增氧装置由含氧量检测仪、空气储存筒以及平衡筒组成。本发明中的空气储存筒,空气储存筒的一端沿轴向开有空气储存腔,在空气储存腔的底部即远离空气储存腔的开口的一端设有设有供氧管与壳体相连;本发明中的平衡筒为空心状,一端连接空气储存筒上开有空气储存腔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液压缸,平衡筒内设有连接液压缸的滑杆,滑杆与平衡筒的内壁滑动连接。含氧量检测仪安装于壳体内直径较小一端,即靠近发动机供气罩处,对即将为发动机提供的空气中含氧量进行检测;根据含氧量的高低,通过液压缸控制滑杆运动为壳体内部进行供氧。
作为优选,供氧管中设有富氧膜,并且富氧膜呈折叠状、平行于供氧管的端面设于供氧管中。
本发明中供氧管中设有富氧膜,当滑杆向远离空气储存腔的开口一端推动时,空气储存腔中的空气中各组分在透过膜时的渗透速率不同,在压力差的驱动下,使空气中的氧气优先通过膜从而得到富氧空气。
并且本发明中的富氧膜呈折叠状,平行供氧管的端面设于供氧管中,使得富氧膜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大,便于更有效率地制得富氧空气。
作为优选,液压缸连接有伺服驱动;伺服驱动与含氧量检测仪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茜南,未经王茜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87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隔音结构的高压油泵安装座
- 下一篇:一种柴油发动机气缸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