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侧板低碳铬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4355.2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5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兴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46 | 分类号: | C22C38/46;C22C33/04;C21D8/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56 | 代理人: | 许玉顺 |
地址: |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用侧板低碳铬 合金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侧板低碳铬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船用材料主要指船体与水体直接接触的材料,而船用经常处于易腐蚀的环境中,所以船用材料需要很好的耐低温耐腐蚀性,同时船用材料对强度韧性也有很高的要求。多年来,各个造船大国都在船用合金材料研发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目前,美国在舰艇制造领域已普遍运用HSLA-80和HSLA-100系列的高强度材料。日本则开发出一系列高强度船体结构材料,如调制高强度、马氏体实效钢和双向强化钢。法国1989年10月建造的“凯旋”级核潜艇采用了屈服强度为980MPa级的HLES100材料。俄罗斯开发了强390-1175MPa级的AB系列舰船材料等。我国的船用材料经过多年发展,部分船用材料生产企业的高强度船板也通过了多个国家船级认证。目前国内的高性能船用低碳铬氮合金材料方面的同类产品存在易磨损、抗氧化性差、抗热疲劳性差、材料表面质量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抗磨损、抗氧化、抗热疲劳的一种船用侧板低碳铬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船用侧板低碳铬合金材料,所述船用侧板低碳铬合金材料的组成元素包括Fe、C、Cr、Mo、Ni、V、W、Si、Mn、N、RE,所述组成元素按照元素质量百分数满足下列要求:C 0.2-0.4、Cr 3-13、Mo 1-3、Ni 0.7-1.3、V 0.4-1.0、W 0.3-1.0、Si 0.7-1.3、Mn 0.2-1.0、N 0.004-0.010、RE 0.002-0.008,余量为Fe。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船用侧板低碳铬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精选,将原料投入中频感应炉中;
(2)中频精炼,加热至1449-1580℃,待炉料全部融化,加入稀土,采用稀土复合变质技术,搅拌35-45min,在底部吹入氩气,静置形成初步合金材料;
(3)真空高压气冷淬火,对初步合金材料进行淬火和回火,用1-2MPa的氮气或氦气与氮气的混合气冷却淬火,形成铸坯;
(4)对铸坯进行均匀化处理,先以150-190℃/h升温至350-400℃,保温3.5-4.5h,再以50-70℃/h降温至180-220℃,保温2.5-3.5h, 再以90-100℃/h升温至450-480℃,保温2.5-3.5h,再以50-70℃/h降温至190-240℃,保温2.5-3.5h,真空冷至室温;
(5)挤压成型处理,将均匀化处理后的铸坯预热至400-450℃,然后利用挤压机将预热后的铸坯放入模具中挤压成型形成粗糙零件,模具预热到380-390℃,挤压速率为3-5mm/s;
(6)精加工处理,对粗糙零件以40-50℃/h进行预热至300-350℃保温2-3h,再以20-30℃/h降至室温,再以30-50℃/h升温至80-90℃,保温8-12h,再以20-30℃/h升温至140-160摄氏度,保温8-12h,真空降至室温,再进行锯切、精整形成精加工零件;
(7)硬化处理,利用真空渗氮技术,将精加工零件放入真空炉中,将真空炉排气至较高真空度0.133Pa(1×10-3Torr)后,以50-60℃/h将精加工零件升至530-560℃,同时送入氨气或NH3+CXHY+N2O复合气体,并对各种气体的送入量进行精确控制,炉压控制在0.667Pa,保温3-5h后,用炉内惰性气体进行快速冷却,冷却后即得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优点:
本发明中Cr的含量百分数控制在3-13,有效避免了由于Cr含量达到或超过饱和含量时出现的合金力学性能及稳定性下降的现象,同时保证了淬透性,尽可能的避免淬火过程中贝氏体和碳化物的析出,提高合金材料性能,保证本发明中合金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降低了C含量,添加了N、Mo、V、Ti来抑制M23C6型碳化物的析出和聚集长大,或得较佳的热强性;本发明中添加了元素质量百分数为0.004-0.010的N,改善晶界碳化物的形态及分布,提高冲击韧性和抗热疲劳性;本发明中采用了稀土复合变质技术,可以能够对材料的晶粒进行细化,增加可塑性,提高材料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兴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兴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43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1-10Mn7Mo钢锭及其冶炼工艺
- 下一篇:由钢合金制成的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