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柿子中制备柿子多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5451.9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6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峰;何明茜;罗知颂;李京生;刘二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得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44 | 分类号: | A61K36/4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汤凌志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柿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从柿子中制备柿子多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原料处理:将七八分成熟的柿子清洗、破碎;
2)高压微射流超微粉碎处理:将破碎后的柿子,按照1:5-6的重量比加入纯净水,用高速剪切乳化机处理10-20min,转速为8000-12000r/min,然后用高压微射流超微粉碎设备于25℃进行处理,处理压力为80-120MPa,处理次数为2-3次,得到膏状浆液;
3)发酵:将步骤2)得到的膏状浆液经过超高温瞬时灭菌,然后调整pH6.5-7.0,按体积百分比为10-15%接入培养成熟的乳酸菌液体菌种,放入发酵罐中发酵,发酵温度在35-37℃,发酵时间3-4h;
4)萃取:步骤3)得到的发酵液经过超高温瞬时灭菌,用与发酵液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进行反复萃取,直至乙酸乙酯相中无色,收集合并乙酸乙酯相;
5)干燥:将步骤4)得到的乙酸乙酯相浓缩,以不高于40℃的条件下蒸发除去乙酸乙酯相中的乙酸乙酯,得到柿子多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柿子中制备柿子多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乳酸菌为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或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或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或乳脂链球菌(Streptococcus cremoris),或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或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或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得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得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54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