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多功能高效干散货转载集成装备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6385.7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3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姜银方;王广德;姬胜杰;潘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鼎盛重工有限公司;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63/00 | 分类号: | B65G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多功能 高效 散货 转载 集成 装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码头散货、岛屿矿产开采、军用补给等领域的干散货转载集成装备与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多功能高效干散货转载集成装备与系统。
技术背景
海上多功能高效干散货转载集成装备是浅水码头、矿产开采建造码头耗资巨大的岛国、还有军用粮食等干散货的补给等领域进行干散货运输与转载的关键装备。采用海上多功能高效干散货转载集成装备,可以节省建大型深水码头的投资,大大缩短贸易、开采周期,适应了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提高产业竞争优势。同时,海上多功能高效干散货转载集成装备及其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流动性,便于转移工作地点。
海上多功能高效干散货转载集成装备作为港口贸易、矿山开采、军用等领域的重要过驳工具,必须具有满足各种工况的实际需求的性能。然而目前国内的海上多功能高效干散货转载装备在功能上过于单一、结构上较为简单,在连续高效、安全可靠、防摇与抗风浪、全过程实时监测等方面无法满足过驳市场的需求。
申请号为201110171492.7,名为“一种过驳作业桥式装卸船机”的发明专利,提出了将装船机、皮带输送机、卸船机三者结合在一起的理念,其装置仅将装船机、皮带输送机与卸船机连接起来,在结构上过于简单,转载效率低;且臂架系统与装置只能俯仰而不能旋转;其功能不完善,只具备转载功能,缺乏必要的实时控制及监测等安全与可靠性保证等装置,无法满足现有港口贸易转载市场的需求。
申请号为97122510.9,名为“船舶不靠岸的货物装卸装置”的发明专利,其缺点是:需在海岸或者码头边架设带有接料口的装船机,也要在大型货船架设的带有接料口的装船机,这不仅延长了装卸作业周期,而且操作不便,耗资也较大,无法实现移动式服务。同时也缺乏必要的实时监测控制系统,无法保证作业过程的安全可靠。
美国专利号为5613820,名为“连续作业式散装货物运输装置”,沿用了申请号为97122510.9,名为“船舶不靠岸的货物装卸装置”的发明专利的装卸方法,但其将带有接料口的装船机架设在一个浮动平台上,解决了其移动式服务的问题;但没能够解决其过驳效率低,平稳性无法保证,作业故障无法及时监测控制等问题。
申请号为200610028034.7,名为“海上散货转载系统船”的发明专利与申请号为200620040304.5,名为“海上散货转载船”的实用新型专利,运用了将装船机、五条皮带输送机群、卸船机于一体进行过驳作业,其过驳效率达到了2500t/h,但无法满足当代高效率过驳市场的需求;另外,该专利虽然运用了PLC控制程序,可实现装备运行的极限位置保护与过载保护,但没有解决抓斗/臂架在工作过程中的防摇问题,也没有解决皮带机群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速度不适宜性而导致无法实现连续高效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海上多功能高效干散货转载集成装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转载集成装备过驳效率低,平稳性无法保证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多功能高效干散货转载集成装备,包括PLC控制系统、浮动平台5、平衡补偿装置7、抓斗卸船机、输送转运系统、中央控制室19与装船机11, 21,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斗卸船机、皮带输送转运系统、中央控制室19和装船机21集成在浮动平台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鼎盛重工有限公司;江苏大学,未经江苏鼎盛重工有限公司;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6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