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炮管自动擦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70870.8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4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吕翔亘;王刚;杨一帆;侯陈瑶;杨泓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翔亘;王刚;杨一帆;侯陈瑶;杨泓雨 |
主分类号: | F41A29/00 | 分类号: | F41A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炮管 自动 擦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炮管内壁清洁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炮管自动擦拭装置。
背景技术
火炮射击后,由于高温高压的作用,发射药燃烧后的残渣会留在炮管内壁形成积碳,主要成分包括铜、铅、氯化钾等。残留物会增大弹丸在炮管内的运动阻力,增大炮管的磨损,严重时引发炮管涨膛甚至炸膛。另外,火炮在潮湿或风沙环境,如果不经常擦拭,炮管容易锈蚀或者卷入沙粒,导致螺线磨损。擦拭炮管内膛可以有效防止锈蚀和减小磨损,保证火炮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精度。擦拭剂以前多用汽油、煤油或碱性液浸泡,再加以机械擦洗,然而效果不好而且损失炮管。目前常用的清洗方式有:手工清洗、半自动清洗和全自动清洗。人工手动擦拭是直接人力逐段往复推拉刷子进行擦拭的方法。该方法简单、通、实用,但是费时费力,还可能损失内膛。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炮管自动擦拭装置,其采用全自动的控制方式取代现有的手工清洗、半自动清洗等效率较低的方式,从而提高炮管擦拭的效率。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炮管自动擦拭装置,包括自适应往复擦洗头、六轮全驱动自适应行走机构 、自适应旋转钢刷头以及自适应万向轮导向机构,所述六轮全驱动自适应行走机构 包括两两一组的三组可旋转轮脚,所述每组可旋转轮脚之间设置有双钩弹簧,所述往复擦洗头包括有一驱动电机、蜗轮蜗杆结构、曲柄摇杆机构、擦洗块、擦洗块转盘以及驱动部件,所述擦洗块均匀分布于擦洗块转盘圆盘四周,所述自适应旋转钢刷头外圆周设置有若干钢刷,所述自适应万向轮导向机构设置于自适应旋转钢刷头内侧。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自适应旋转钢刷头内部对应于钢刷位置分被设置有拉紧弹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个可旋转轮脚通过蜗轮蜗杆与传动主轴齿轮配合。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炮管自动擦拭装置,其具有如下几个功能:1、通过六轮全驱动自适应行走机构实现炮管卫士能够在多种口径不同的炮管上作业;2、通过清洁度检测系统,确保炮管卫士清洁工作的完成度,防止出现未擦、轻擦导致的残留物的滞留;3、通过全自动的擦抹剂喷洒喷头,擦抹剂喷洒更均匀擦拭清洁度高;4、自适应旋转钢刷头在擦抹剂的配合可以强力刮松之前顽强固留在炮管内的残留物;5、自适应的往复擦洗头一方面可以对钢刷头刮松的残留物进行清扫,另一方面可以对炮管上防护油;6、自适应万向轮导向机构,用来引导机器人的前进后后退,大大减少机器人的行走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自适应往复擦洗头;2-轮全驱动自适应行走机构 ;3-自适应旋转钢刷头;4-自适应万向轮导向机构;11-驱动电机;12-蜗轮蜗杆结构;13-曲柄摇杆机构;14-擦洗块;15-擦洗块转盘;16-驱动部件;21-可旋转轮脚;22-双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的炮管自动擦拭装置,包括自适应往复擦洗头1、六轮全驱动自适应行走机构 2、自适应旋转钢刷头3以及自适应万向轮导向机构4,所述六轮全驱动自适应行走机构 2包括两两一组的三组可旋转轮脚21,所述每组可旋转轮脚21之间设置有双钩弹簧22,所述往复擦洗头1包括有一驱动电机11、蜗轮蜗杆结构12、曲柄摇杆机构13、擦洗块14、擦洗块转盘15以及驱动部件16,所述擦洗块14均匀分布于擦洗块转盘15圆盘四周,所述自适应旋转钢刷头3外圆周设置有若干钢刷,所述自适应万向轮导向机构4设置于自适应旋转钢刷头3内侧。
其中,所述自适应旋转钢刷头3内部对应于钢刷位置分被设置有拉紧弹簧;所述每个可旋转轮脚21通过蜗轮蜗杆与传动主轴齿轮配合。
以上具体实施例提到的一种炮管自动擦拭装置,全部按照模块化设计,自适应往复擦洗头与六轮全驱动自适应行走机构的联接及六轮全驱动自适应行走机构与自适应旋转钢刷头的联接都采用中间用环形阵列的螺丝进行联接,从而方便拆装和维护。为了适应炮管口径的变化,达到一机多用的效果,本设计的各个子机构工作半径都设置成自适应的。由于炮管内壁有着复杂的螺旋线,为了使机器人能够在凹凸不平的内管壁行走顺畅,拟在机器人的前后两端增加了万向轮导向机构,引导机器人的前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翔亘;王刚;杨一帆;侯陈瑶;杨泓雨,未经吕翔亘;王刚;杨一帆;侯陈瑶;杨泓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08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便迫击炮及其反后坐炮身
- 下一篇:换热管内锯齿形螺旋叶片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