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相非隔离式集成车载充电机的电机绕组并联连接方法和串联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8154.4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7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千帆;李为汉;那拓扑;陈爱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隔离 集成 车载 充电机 电机 绕组 并联 连接 方法 串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充电机的电机绕组的连接方法。属于车载充电机的电机绕组领域。
背景技术
集成车载充电机的优势是充分利用电动汽车已有的硬件来实现充电功能,包括利用驱动电机的逆变电路实现可控整流;电机绕组作为整流网侧滤波电感接入主电路。集成车载充电机因为省去了额外的充电机而节约了空间、重量和成本。电机绕组作为整流网侧滤波电感有两种方式:非隔离式和隔离式。然而目前非隔离式集成充电机当作电机绕组接入到三相整流桥与电网之间作为滤波电感时,存在两种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电机绕组改变连接方式时需要重新对电机布线引出各相绕组中点,这种方式使得集成充电机系统复杂化;第二个问题是当电机绕组作为电感工作时,有电流流过电机绕组时可能会使得电机转子转动,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及噪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机绕组改变连接方式时需要重新对电机布线引出各相绕组中点,导致电机绕组外部连接方式复杂,并且当电流流过现有电机绕组时使得电机转子转动,造成损耗及噪音的问题。现提供三相非隔离式集成车载充电机的电机绕组并联连接方法和串联连接方法。
三相非隔离式集成车载充电机的电机绕组并联连接方法,该电机绕组连接在三相交流电和车载充电机的整流桥之间,它包括第一套绕组和第二套绕组,
第一套绕组包括A1X1相绕组、B1Y1相绕组和C1Z1相绕组,
第二套绕组包括A2X2相绕组、B2Y2相绕组和C2Z2相绕组,
A2X2相绕组的首端A2连接B1Y1相绕组的首端B1后通U相电,A2X2相绕组的末端X2连接B1Y1相绕组的末端Y1后连接车载充电机的整流桥的一相交流输入端,
A1X1相绕组的首端A1连接B2Y2相绕组的首端B2后通V相电,A1X1相绕组的末端X1连接B2Y2相绕组的末端Y2后连接车载充电机的整流桥的另一相交流输入端,
C1Z1相绕组的首端C1连接C2Z2相绕组的首端C2后通W相电,C2Z2相绕组的末端Z2连接C1Z1相绕组的末端Z1后连接车载充电机的整流桥的第三相交流输入端。
三相非隔离式集成车载充电机的电机绕组串联连接方法,该电机绕组连接在三相交流电和车载充电机的整流桥之间,它包括第一套绕组和第二套绕组,
第一套绕组包括A1X1相绕组、B1Y1相绕组和C1Z1相绕组,
第二套绕组包括A2X2相绕组、B2Y2相绕组和C2Z2相绕组,
A2X2相绕组的末端X2连接B1Y1相绕组的首端B1,A2X2相绕组的首端A2通U相电,B1Y1相绕组的末端Y1用于连接车载充电机的整流桥的一相交流输入端,
A1X1相绕组的首端A1连接B2Y2相绕组的末端Y2,B2Y2相绕组的首端B2通V相电,A1X1相绕组的末端X1用于连接车载充电机的整流桥的另一相交流输入端,
C1Z1相绕组的首端C1连接C2Z2相绕组的末端Z2,C2Z2相绕组的首端C2通U相电,C1Z1相绕组的末端Z1用于连接车载充电机的整流桥的第三相交流输入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将两套电机绕组并联连接或者串联连接后用于接入充电机以实现电机转子无转动及切换开关方便的目的。通过将两套绕组的首末端简单的并联或者串联,再将两套绕组分别通入正序三相电和负序三相电,使得定子绕组在通电时形成的是脉振磁场,因此电机绕组作为充电机滤波电感工作时,电机转子先会旋转,但很快稳定在一个固定角度,最后电机转子保持静止。同时这两种电机绕组接入方式只需要引出两套绕组首端和末端,降低绕组外部连接难度,使电机绕组外部连接方式简单化,并且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三相非隔离式集成车载充电机的电机绕组并联连接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三相非隔离式集成车载充电机的电机绕组串联连接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三相非隔离式集成车载充电机的电机绕组并联连接方法,该电机绕组连接在三相交流电和车载充电机的整流桥之间,它包括第一套绕组和第二套绕组,
第一套绕组包括A1X1相绕组、B1Y1相绕组和C1Z1相绕组,
第二套绕组包括A2X2相绕组、B2Y2相绕组和C2Z2相绕组,
A2X2相绕组的首端A2连接B1Y1相绕组的首端B1后通U相电,A2X2相绕组的末端X2连接B1Y1相绕组的末端Y1后连接车载充电机的整流桥的一相交流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81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动器转子固定机构及其安装方法
- 下一篇:分体式电机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