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硬转移涂料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9389.5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1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烁;于文斌;俎世琦;贾琨;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C3/00 | 分类号: | B22C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吴兴伟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移 涂料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硬转移涂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技术进步的标志是绿色环保、近净成型和适时生产。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实现少无切削,近净成型是铸造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精密铸造技术都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制作周期长等问题。
转移涂料,是一种将涂料预先涂覆在模型或芯盒表面,然后填砂造型或制芯,从而将涂料层转移到砂型或型芯表面的新型铸造涂料。
利用转移涂料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其技术特点不仅在于可以完善地复制出模样或芯盒的表面形状,而且不存在刷痕、流淌、堆积等涂料表面缺陷,完全可以通过砂型铸造获得精密光洁的铸件,而其成本仅相当于或略高于普通砂型铸造,且铸件大小不受限制。
日本小松制作等所提出的K—Y法工艺过程如下:首先在喷涂有分型剂并已预热的金属芯盒上涂敷粉状涂料,然后加入树脂覆膜砂,加热固化后由顶杆将壳型顶出。在壳型上,涂料已由芯盒内表面转移到树脂覆膜砂壳型表面形成了光洁的铸型表面。然而,此法采用的粉状涂料和所能制造的型芯形状都受限制,所以难以推广。
潘嘉祺等研究了以水玻璃为粘结剂的水基石墨涂料,发明了一种使固化时间可控和涂料强度提高的新方法。但是石墨作为工厂中的污染物,对工人身体健康不利,不应使用。
胡克潮等研究了以模数为2.2-2.4水玻璃为粘结剂的水基涂料,该涂料采用了260~280目石英粉为耐火骨料,该涂料具有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特点,但所使用水玻璃模数低,使涂层强度不足,且由单一的材料组成涂料的骨料不仅影响涂层强度,而且直接影响防止粘砂的效果,影响涂料的涂覆性能。
熊小青等研究了以201甲基硅油为脱模剂的自硬型非占位涂料,但单纯的油状脱模剂易造成涂料不易涂覆,涂料转移率不高,进而影响涂料表面质量,最终影响到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脱模剂易造成涂料不易涂覆,涂料转移率不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硬转移涂料,包括脱模剂、涂料和固化剂;所述的脱模剂包括机械油和硅微粉;所述的涂料包括石英粉80~85份,高铝矾土15~20份,水玻璃15~25份,钠基膨润土2份,水50~60份;所述固化剂的质量为水玻璃的质量的15~30%。
具体的,所述固化剂为丙三醇三乙酸酯与丙三醇二乙酸酯按质量比1︰1混合后使用。
具体的,所述硅微粉粒度为600目,SiO2含量>99.5%,白度70~94。
具体的,所述石英粉粒度为260~325目。
具体的,所述高铝矾土粒度为260~325目。
优选的,所述石英粉粒度为270目;高铝矾土粒度为325目。
具体的,所述水玻璃模数为2.7~3.0,波美度为40~43。
具体的,所述钠基膨润土粒度为320目。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自硬转移涂料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先将机械油用刷子均匀的刷于模具表面,厚度为0.1~0.15毫米,涂敷率100%,而后涂抹硅微粉,厚度为0.1~0.15毫米,涂敷率为100%,而后将多余的硅微粉吹掉,脱模剂涂覆完成;
b、先将80~85份石英粉、15~20份高铝矾土和2份钠基膨润土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10分钟,再将水15~25份玻璃和50~60份水倒入搅拌机中搅拌15分钟,最后出料,涂料部分完成;
c、将丙三醇三乙酸酯与丙三醇二乙酸酯按质量比1︰1混合得到固化剂,固化剂的质量为水玻璃的质量的15~30%;再将固化剂与步骤b混合的涂料迅速搅拌均匀,将其用刷子均匀的刷到涂有脱模剂的模具上,涂覆涂料过程应在4分钟内完成,厚度为1~1.5毫米,最后填砂造型,硬化25~50分钟起模。
具体的,步骤c中填砂造型所使用的型砂为粒度40~140目的有机酯自硬水玻璃砂。
本发明中,固化剂的成分需分开保存,使用时才混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93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