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立管的模块化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0593.9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6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乔培华;汤毅;陈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24 | 分类号: | F16L3/24;F16L3/227;F16L5/04;F16L1/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模块化 安装 方法 | ||
1.一种组合式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段预制管组,每段预制管组包括支架、若干管道、以及若干支架固定板,所述若干管道间隔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若干支架固定板间隔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将所述若干管道分隔成若干单元,相邻预制管组的对应管道可拆卸式连接,每段预制管组能够通过所述若干支架固定板固定于管井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立管,其特征在于,相邻预制管组的对应管道直接对接或者通过连接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立管,其特征在于,相邻预制管组的对应管道采用承插式、卡压式、热熔方式、法兰或者沟槽卡箍组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管道通过抱箍间隔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上穿楼板的部位设有厚度不小于1.6mm的防火钢板套管。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与对应的管道之间设置垫木或者橡胶防震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立管,其特征在于,每段预制管组至少包括上下两根共用支架,当管道长度大于4.5米时,按1.5m的间距需设置多根共用支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立管,其特征在于,每段预制管组包括2-8根管道,所述每根管道的高度为3.5-8m,每段预制管组的重量不超过3t,单根管道重量不超过0.75t,单根管道的管径不大于50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材料选自碳钢、不锈钢、紫铜、黄铜、铝合金和塑料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于管井壁上,或者满焊于管井壁的预埋钢板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上部设有膨胀节。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式立管的模块化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工厂接到订单后,根据所述预制管组的实际尺寸,对所述预制管组中的管道与支架进行加工,抱箍和支架固定板分别焊接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管道分别由抱箍固定于支架上,在管道的对接端设置连接件,然后进行管道的保温工作,从而在工厂完成各预制管组的预制;
步骤二:将各预制管组运输至施工场地后,进行全面检查,确认预制管组规格、保温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后,再确认气候条件、吊装场地、吊点吊索设置是否满足要求;
步骤三:采用重心偏移法或移动平台拖运法将预制管组吊装至楼层中,如安装于高层的核心筒管井内,则采用卷扬机滑轮系统吊入管井,如安装于建筑外部区域,则利用塔吊将管组吊至管井后进行装配,管道在吊装时,应捆扎牢固,待上下两根管道对口拼接完成且支架固定于管井后方能松开吊装用钢丝缆绳,吊装过程中各楼层做好洞口临边保护工作,应架设不低于1.2m的管井护栏,直至预制管组就位;
步骤四:管井内各预制管组连接完成后,对形成的管道系统按照标准要求分别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合格后对开口处进行包封,并在管道周围做好围护工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式立管的模块化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吊装过程中,用于安装预制管组的吊装用钢丝缆绳的破断拉力不小于30t,预制管组在管井内的吊装速度不大于0.5m/s。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式立管的模块化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组的安装和土建施工同步进行,安装层的高度与吊装层的垂直距离不大于1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05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撑架及其制造工艺
- 下一篇:蘸酱食品环保塑料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