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生混合射流的方法及其引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6316.9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1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汪勇;闵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勇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生 混合 射流 方法 及其 引流 结构 | ||
1.一种产生混合射流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薄面状气体介质流体和薄面状液体介质流体分别以两个不同的初速度射出,且气体介质流体向液体介质流体射出;
随后,使射出的气体介质流体和液体介质流体在汇流段汇流和混合;
之后,让汇流和混合后的气体介质流体带动液体介质流体沿着汇流段的弧面作弧形的离心运动;
通过离心运动使得液体介质流体和气体介质流体因为比重不同而发生分离,气体介质流体比重较低,在液体介质流体表面移动,气体介质流体将动量传递给液体介质流体;
最后,分离后的液体介质流体在气体介质流体驱动下,产生薄面状的混合射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生混合射流的方法,其特征是:调节液体介质流体的流量为气体介质流体流速的两倍以上,产生以液体介质为主,主要进行清洗的混合射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生混合射流的方法,其特征是:调节气体介质流体的流量为所有液体介质流体流速的两倍以上,产生以气体介质为主的混合射流。
4.一种产生混合射流的引流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气体介质导流件、液体介质导流件和汇流弧面;
所述气体介质导流件和液体介质导流件的射流轴线分别与汇流弧面相切;
在所述汇流弧面的末端设置有射流端,所述气体介质导流件和液体介质导流件均包括一个射流口,所述气体介质导流件和液体介质导流件的射流口均位于汇流弧面的延伸面上;
所述气体介质导流件射流口所喷射出的气流沿汇流弧面运动的方向与液体介质导流件射流口所喷出的射流沿汇流弧面运动的方向相同,均为从延伸面到射流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射流引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气体介质导流件包括一个导流弧面A,所述导流弧面A的其中一个端部的切线与气体介质导流件射流口处汇流弧面的切线共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射流引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液体介质导流件包括一个导流弧面B,所述导流弧面B的其中一个端部的切线与液体介质导流件射流口处汇流弧面的切线共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合射流引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气体介质导流件还包引导段A,所述引导段A包括两个引导面A,所述两个引导面A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其中一个引导面A与导流弧面A连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合射流引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液体介质导流件还包引导段B,所述引导段包括两个引导面B,所述两个引导面B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其中一个引导面B与导流弧面B连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混合射流引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引导段A靠近导流弧面A的位置设置有渐缩段A,气体介质导流件内的气体流体经过渐缩段,流速提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混合射流引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引导段B靠近导流弧面B的位置设置有渐缩段B,液体介质导流件内的液体流体经过渐缩段,流速提高。
11.如权利要4所述的一种混合射流引流结构,其特征是:液体介质导流件射流口的口径小于气体介质导流件射流口的口径。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射流引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汇流弧面的弧度小于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勇,未经汪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63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