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太阳能光伏监测系统节点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88009.4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9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宇;李继勇;后宗玉;张文霞;鲁仁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50/00 | 分类号: | H02S5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太阳能 监测 系统 节点 电路 | ||
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太阳能光伏监测系统节点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参数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太阳能电池板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存储器,其中参数采集模块包括辐照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压采集电路、电流采集电路,通信模块主要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有线通信模块;参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与存储器的输入端、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入端、有线通信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电源模块为参数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信模块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太阳能光伏监测系统节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单片机扩展功能电路;
所述的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包括单片机控制芯片U1、滤波电路、RTC电池B0、SWD接口P3、启动模式电路、晶振Y1~Y2、电阻R9~R14、R28、电容C13~C15、C22~C23,其中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6~C21,启动模式电路包括电阻R15~R17;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五管脚与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第一晶振Y1的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相连接;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六管脚与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八电阻R28的另一端、第一晶振Y1的另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相连接;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三管脚与第二十三电容C23的一端、第二晶振Y2的一端相连接;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四管脚与晶振Y2的另一端、第二十二电容C22的一端相连接;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七管脚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相连接;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一管脚与RTC电池B0的正极VBAT相连接;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三十四管脚、第三十七管脚分别与SWD接口P3第二管脚、第三管脚相连接;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四十四管脚与启动模式电路中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BOOT0相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外接电源VCC,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九管脚、第二十四管脚、第三十六管脚、第四十八管脚连接后接外接电源VCC,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第十八电容C18的一端、第十九电容C19的一端、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第二十一电容C21的一端连接后接外接电源VCC,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接外接电源VCC,SWD接口P3的第一管脚接外接电源VCC;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与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第十八电容C18的另一端、第十九电容C19的另一端、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第二十一电容C21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RTC电池的负极接地,SWD接口的第四管脚接地,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接地,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三管脚、第三十五管脚、第四十七管脚、第八管脚连接后接地,第二十二电容C22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三电容C23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第九电阻R9的一端接地;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后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管脚与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相连接;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九管脚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相连接;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三十管脚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相连接;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三十一管脚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相连接;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除了上下文提及到的管脚其他均架空;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STM32F103C6T6A或STM32F103C8T6;
所述的单片机扩展功能电路包括地址设定电路、铁电FRAM模块、按键模块、蜂鸣器模块、指示灯模块,其中地址设定电路包括拨码开关S1、第一排阻RP1、第二排阻RP2,铁电FRAM模块包括存储器U5、电容C24,按键模块包括按键K1~K3、电阻R20~R22,蜂鸣器模块包括蜂鸣器B1、二极管D2、电阻R2、R8、三极管Q1,指示灯模块包括三个发光二极管LED1~LED3;地址设定电路中拨码开关S1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管脚与外接电源VCC相连接;地址设定中拨码开关S1的第九、十、十一、十二管脚分别与第二排阻RP2的第七、五、三、一管脚相连接,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管脚与第一排阻RP1的第七、五、三、一管脚相连接;第一排阻RP1的第二、四、六、八管脚分别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四十五管脚、第四十六管脚、第二十一管脚、第二十二管脚相连接,第二排阻RP2的第二、四、六、八管脚分别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五管脚、第二十六管脚、第二十七管脚、第二十八管脚相连接;存储器U5的第四管脚、第二十四电容C24的一端均接地;存储器U5的第八管脚与第二十四电容C24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外接电源VCC;存储器U5的第一、二、五、六管脚分别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十四管脚、第十六管脚、第十七管脚、第十五管脚相连接,存储器U5的第三管脚接外接电源VCC,存储器U5的第七管脚架空;按键K1、K2、K3的一端与接地端GND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另的一端分别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三十二管脚、第三十三管脚、第三十八管脚管脚相连接;蜂鸣器B1的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后接外接电源VCC,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发射极接地,基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四十二管脚相连接;第一、二、三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的阳极与外接电源VCC相连接,阴极分别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六管脚、第二十七管脚、第二十八管脚相连接;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第十八管脚接太阳能电池板V-SOLAR;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除了上下文提及到的其他管脚均架空;所述的拨码开关S1的型号为SW-DIP8,第一排阻RP1与第二排阻RP2的型号为电阻值5.1K,存储器U5的型号为FM25VN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80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化高功率功率放大器
- 下一篇:一种增强型虚拟矢量PWM调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