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188552.4 申请日: 2015-04-20
公开(公告)号: CN104784508A 公开(公告)日: 2015-07-22
发明(设计)人: 李萌;杜国威;王志海;鞠芳 申请(专利权)人: 李萌
主分类号: A61K36/8984 分类号: A61K36/8984;A61P35/00;A61P37/04
代理公司: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代理人: 李建华
地址: 266042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提高 恶性肿瘤 患者 免疫 功能 中药 制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2007年,据报道全球约有79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肺癌死亡约130万,胃癌死亡约80.3万,结直肠癌死亡约63.9万,肝癌死亡约61万,乳腺癌死亡约51.9万。

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癌症,依然是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以往的研究是合成出了许多作用明确的抗癌药,但是由于化学药品的开发费用昂贵,且毒副作用大,如心血管毒性、恶心、呕吐等,往往制约了药物的进一步应用。

所有人都属于潜在的癌症患者,只不过大多数人身体内的癌细胞在免疫力的作用下处于被阻遏的状态。当机体免疫力在正常值以上时,癌症会藏匿于体内不被表现;而当机体的免疫力在正常值以下,不能抵御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时,癌细胞因为得到了有利于增殖的环境从而迅速生长并表现出来。因此,免疫防御等功能的失调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换句话说,“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是预防、治疗癌症的关键步骤之一。

手术、放疗、化疗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放、化疗可杀伤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但其同时也可杀伤体内的正常细胞,特别是增生活跃的骨髓造血细胞,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如蒽环类、紫杉类等抗肿瘤药物就极易导致血象下降和骨髓抑制。

中医理论认为此时机体的正气受损(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而邪毒未消,故肿瘤患者病情容易复发或转移,治疗上“强调整体观念,注重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宏观调控;强调辨证施治,根据因人而异的原则制定治疗法则”而“越来越受到肿瘤学各界的认同”。一方面补人体之虚,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另一方面解毒散结以祛邪抗肿瘤;同时注重调病与调人的统一,改善患者的全身状态。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就是正与邪斗争的必然结果,“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恶性肿瘤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与正气密切相关,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是影响肿瘤发生、发展与转归的重要因素。采用中药治疗恶性肿瘤,能够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促进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化疗疗效和患者免疫力,改善整体虚弱的效用。

中药经研究表明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化疗药物对造血系统的抑制、保护造血功能,保护肺、肝、肾、膀胱等重要脏器,协同增效,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多方面起到对肿瘤化疗药物的辅助作用。在化疗过程中常有耗气伤阴、脾胃受损,造成人体骨髓抑制、免疫力低下、影响气血化生和肾主骨生髓的功能。中药通过滋阴、益气、健脾,达到调和气血、脏腑和阴阳,使气血生长,以纠正化疗过程中的气耗阴伤,使受损脾胃得以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通过中药制剂可以提高患者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预防复发转移,延长带瘤生存期确有一定的疗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三白草20g~30g、蓝布正45g~55g、太子参40g~50g、丹参25g~35g、墨旱莲20g~30g、芡实20g~30g、石斛15g~25g、倒生根10g~20g、黄龙藤10g~20g、梦花根5g~15g、石蝉草10g~20g、竹叶兰25g~35g、元宝草10g~20g、刺五加30g~40g、南沙参35g~45g、淫羊藿15g~25g、巴戟天10g~20g、布渣叶5g~15g、桑椹10g~20g和首乌藤15g~25g,

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第一步,按重量称取蓝布正、太子参、丹参、墨旱莲、芡实、石斛、刺五加、南沙参、淫羊藿、巴戟天、桑椹和首乌藤,分别粉碎,过40目筛,混匀,用相对于该步获得的混合物质量5~7倍的醇浓度60%~8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将滤液用NaOH溶液调节至pH5.5~7,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静置,离心分离,离心分离后的上清液,加热浓缩至50℃~60℃下的相对密度为1.15~1.20的膏体;

第二步,按重量称取余下组分,分别粉碎,过40目筛,按上述重量混合在一起获得混合物,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小时~2小时,分别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50℃~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的膏体;

第三步,将前两步获得的膏体混合,根据需要制备成各种剂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萌,未经李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85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