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口径铜管连铸用内芯棒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2699.0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7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闫焉服;高世军;李涛;陈新芳;李海涛;闫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04 | 分类号: | B22D11/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径 铜管 连铸用内芯棒 组件 | ||
1.一种大口径铜管连铸用内芯棒组件,设置在熔炼炉(1)的底部,熔炼炉(1)炉底中心开口并向下伸出以形成供铜液流出的铜液浇口(101),其特征在于:该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熔炼炉(1)底部的固定板(2)、内芯棒(3)以及冷凝器(4),固定板(2)中心设有通孔并套设在所述的铜液浇口(101)上,所述内芯棒(3)由芯轴(302)套设在一连接法兰(301)中心的通孔内组成,并且内芯棒(3)通过连接法兰(301)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和冷凝器(4)之间,所述的芯轴(302)的上端依次穿过连接法兰(301)以及固定板(2)中心的通孔,然后与所述熔炼炉(1)的铜液浇口(101)连接,芯轴(302)的下端伸入所述冷凝器(4)中,与冷凝器(4)的内壁构成铜管成型的管状空腔,芯轴(302)上与铜液浇口(101)连接的一端中心沿芯轴(302)长度方向设置铜液流过的内浇道(303),内浇道(303)的下端侧壁上设置多个垂直于内浇道(303)的内浇口(304),内浇口(304)开口于冷凝器(4)的管状空腔上端,经熔炼炉(1)熔化的铜液由熔炼炉(1)的铜液浇口(101)流入内芯棒(3)的内浇道(303),并由内浇口(304)流入冷凝器(4)的管状空腔中,形成铜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口径铜管连铸用内芯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4)的下端设置拉引装置(6),拉引装置(6)与冷凝器(4)中形成的铜管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口径铜管连铸用内芯棒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法兰(301)的下表面环绕芯轴(302)设置环槽(305),并在环槽(305)内设置弹性密封环,并且弹性密封环的高度大于环槽(305)的深度,所述固定板(2)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环绕固定板(2)中心通孔的高温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26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