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结构阵列器件模芯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3828.8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2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效栋;房丰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Q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结构 阵列 器件 制造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密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结构阵列器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微结构一般是由大量微小单元的重复组合,微小单元一般分布在平面基底上。功能性微结构在先进光学系统中应用广泛,可借助周期性结构缩减系统尺寸,并达到意想不到的特殊功能。比如微透镜阵列可以将手机镜头厚度从3毫米左右缩短到几百微米,同时可以装配于普通镜头中极大地提高成像系统景深。微棱镜阵列由一系列微小四面棱锥组成,具有高效逆反射光性能,广泛应用于交通警示牌的制作。
为了配合更大范围的应用,对于微结构器件的尺寸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应用中需要每个微单元应具有高度的面形一致性。但目前光刻或激光直写的方式受到工艺限制,不仅加工成本高,并且实现微单元的一致性较难。而常见的单晶金刚石切削方法,要实现大范围器件的加工,需要靠较大范围的直线导轨运动,受到环境稳定性和刀具切削状态的不稳定等限制,加工工艺很难保证长时间和长距离一致,因此,也比较难以实现微结构单元的高面形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微结构阵列器件模芯制造方法,在微结构阵列器件制造中,采用本发明的模芯制造方法制备模芯后再进行注塑加工,可以实现大范围微结构阵列器件的高效低成本制造,同时保证切削状态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微结构单元的面形高度一致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准备用于制备注塑模芯的金属薄片1;
(2)准备圆柱夹具22,根据加工机床可加工范围选择圆柱基底2;在圆柱基底外表面沿轴向开设有用于固定紧固金属薄片1的部件的凹槽3;紧固金属薄片1的部件为两个平板4,用于夹持金属薄片1的两端,平板4位于凹槽3内并与圆柱基底2连接;
(3)将圆柱夹具22安装于加工机床上,圆柱夹具22的一端通过真空吸附固定于机床主轴23,金刚石刀具22垂直圆柱基底轴线放置,使用金刚石刀具22对圆柱侧面进行超精密切削,保证表面平整光滑,加工完毕后取下圆柱夹具22;
(4)将金属薄片1包裹于圆柱基底2上,并紧固圆柱夹具22使金属薄片压紧圆柱基底2的表面,并一起再次安装于加工机床上;
(5)再次对包裹金属薄片1的圆柱侧面进行切削,保证表面平整光滑;
(6)取下包裹金属薄片的圆柱夹具22,测量圆柱半径R,并再次将包裹金属薄片的圆柱夹具22固定于加工机床上;
(7)根据测试好的圆柱半径R,并结合被加工微结构轮廓进行加工路径设计;
(8)进行微结构单元加工;
(9)加工完微结构后,松卸圆柱夹具,将加工后的金属薄片从圆柱夹具上剥离,对加工微结构区域进行剪裁并适当压平作为注塑模芯7。
在微结构阵列器件制造中,采用本发明的模芯制造方法制备模芯后再进行注塑加工,可实现大范围面形高一致性微结构阵列器件的批量制造。制造方法具有加工成本低,加工效率高,加工状态和稳定性高,因此,保证了高一致性单元微结构器件。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图中:
步骤1:包裹固定金属薄片;
步骤2:微结构加工;
步骤3:剥离金属薄片;
步骤4:剪裁压平为金属薄片模芯;
步骤5:模芯装配;
步骤6:受压力曲面变平整;
步骤7:注塑工艺生产微结构器件
图2圆柱夹具及金属薄片固定示意图
图3圆柱夹具安装于机床并进行微结构加工示意图
图4微透镜阵列加工路径设计
图5微透镜部分单元轮廓测试数据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金属薄片;2圆柱基底;3凹槽;4平板;5螺丝;6圆柱端面压圆盘;7注塑模芯;注塑模架8;21主轴;22夹有金属薄片的圆柱夹具;23金刚石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将金属薄片1包裹在一个表面平整光滑的圆柱基底2上,以圆柱加工方式在圆柱包裹的金属薄片特定区域加工微结构,将加工后的金属薄片1从圆柱基底2上剥离,对加工微结构区域进行剪裁并适当压平作为注塑模芯。将模芯安装于注塑模架上,在注塑过程中由于受到注塑机内部压力,金属薄片会自然展平,从而进行微结构产品的注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3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自由度机械臂运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大角度压电陶瓷片点焊加工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