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纺制备功能性乙烯基聚硅氧烷纳米纤维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7445.1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5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凤翔;陈东志;刘欣;徐卫林;周应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728 | 分类号: | D04H1/728;D04H1/4382;D06B21/00;D06B1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制备 功能 乙烯基 聚硅氧烷 纳米 纤维 方法 | ||
1.一种静电纺制备功能性乙烯基聚硅氧烷纳米纤维膜的方法,包括静电纺丝制备工艺中的纺丝溶液的配制,静电纺丝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丝溶液的配制是指:
按如下质量百分比:
乙烯基聚硅氧烷 60~90%
功能纳米粒子 1~5%
有机溶剂9~35%
将乙烯基聚硅氧烷加入有机溶剂中,机械搅拌10分钟后溶解,再加入功能纳米粒子,在温度为10~45℃条件下超声分散0.5~5h,得到纺丝溶液;
所述的静电纺丝制膜是指:
将配制的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功能性乙烯基聚硅氧烷纳米纤维膜,其中:静电纺丝电压10~20 KV,纺丝口与接收装置之间的纺丝距离为8~15 cm,进样流速1~2 mL/h,接收装置为接地的导电铝箔,纺丝温度25~40℃,相对湿度20~50%;
将制备的功能性乙烯基聚硅氧烷纳米纤维膜在去离子水中浸泡0.5~2.5 h,然后干燥,即得到功能性乙烯基聚硅氧烷纳米纤维膜。
2.其中,干燥条件为:在气压0.02~0.16 MPa,温度为35~50 ℃的真空干燥箱中低温干燥8~12 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纺制备功能性乙烯基聚硅氧烷纳米纤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基聚硅氧烷的重均分子量为Mw=5000~180000g/mo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纺制备功能性乙烯基聚硅氧烷纳米纤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纳米粒子为纳米四氧化三铁或碳纳米管或石墨烯或纳米二氧化钛或纳米氧化锌或纳米三氧化二铝或零价铁或纳米银或银纳米线或纳米二氧化硅或纳米氧化锆或纳米VO2或POSS或硅酸钙中的一种,其中,功能纳米粒子的粒径在0~100n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纺制备功能性乙烯基聚硅氧烷纳米纤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或乙醇或丙醇或异丙醇或六氟异丙醇或三氟乙醇或正丁醇或乙醚或丙酮或丁酮或卤代烃或苯酚或四氢呋喃或环己烷或二氧六环或甲苯或二甲苯或二硫化碳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功能性乙烯基聚硅氧烷纳米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性乙烯基聚硅氧烷纳米纤维膜中纤维的直径为50-5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74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毯簇绒机自动上底布及纠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纱装置便拆式配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