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7517.2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1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张永青;陈光;王来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科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24 | 分类号: | A61L15/24;A61L15/44;A61L15/46;A61L15/18;A61L3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止血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本材料是以矿物质粘土为主要原料,与丙烯酸盐通过共聚交联以及表面交联处理后生成的聚合物;
所述的矿物质粘土是经过提纯、酸化精制和高温活化预处理后的粘土微粒,预处理方法为:
(1)将矿物质粘土原矿在105℃烘干后,破碎至2mm以下,用水配成4g/L的料浆,加入原矿质量0.6%的(NaPO3)6,搅拌分散45min,自然陈化6h,抽取上清液,控制精矿产率40-45%,精矿料架进一步放置分出多余的清水后,将料装干燥得到精矿;
(2)选用盐酸或硫酸,质量百分浓度为5-30%,酸洗温度为55-105℃,时间为4-24h,酸洗后洗涤至pH5.5-7.5,于105℃干燥系统中干燥;
(3)将酸化后矿物质粘土置于温度为450-850℃、时间为1.5-4.5h实施高温活化处理,得到矿物质粘土微粒;
所述矿物质粘土为微粒形式,粒径为0.05-0.5mm;
所述止血材料的粒径为0.15-0.5mm;
所述的止血材料体外凝血时间为28s;
所述的止血材料溶血指数<5;
所述止血材料盛装在亲水性的纱布,或医用非织造布,或聚合物薄膜,或止血绷带,或海绵中,或者将止血材料制成创可贴、自粘敷料、片剂、手术包、急救包;
该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1)将质量百分浓度为18-65%丙烯酸盐溶液置于配料釜中,使用pH调节剂将pH控制在4.5-7.5;
(2)加入计量的交联剂,搅拌状态下使其充分溶解;所述的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季戊四醇、山梨醇的一种或几种;交联剂使用量为丙烯酸盐摩尔数的0.01-0.35%;
(3)按计量加入已预处理的矿物质粘土,搅拌状态下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4)按计量加入致孔剂,搅拌状态下使其充分混合均匀;所述的致孔剂为碳酸氢铵、碳酸氢钠、氯化铵、碳酸钠、尿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使用量为丙烯酸盐溶液质量的0.1-15%;
(5)按计量加入引发剂,搅拌状态下并搅拌均匀;
(6)将配料釜中料液转移至聚合釜中,实施引发聚合反应,反应完毕后将聚合物粉碎,置于125-185℃环境中干燥2h,得到一级产品;
(7)将表面处理液喷洒一级产品表面,实施表面交联处理,然后置于65-120℃环境中干燥和制粒,得到二级产品;所述的表面处理液为含钙离子溶液,包含氯化钙、海藻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质量百分浓度为0.1-5%,使用量为一级产品质量的0.1-0.8%;
(8)二级产品经包装、灭菌后得到最终产品,即止血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粘土包含硅藻土、埃洛石、海泡石、斑脱土、高岭土、膨润土、坡缕石、蛭石、伊利石、绿泥石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丙烯酸盐为丙烯酸钠、丙烯酸钾、相对分子量小于2500的丙烯酸聚合物的一种或几种。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质量百分浓度为18-65%丙烯酸盐溶液置于配料釜中,使用pH调节剂将pH控制在4.5-7.5;
(2)加入计量的交联剂,搅拌状态下使其充分溶解;
(3)按计量加入已预处理的矿物质粘土,搅拌状态下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4)按计量加入致孔剂,搅拌状态下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5)按计量加入引发剂,搅拌状态下并搅拌均匀;
(6)将配料釜中料液转移至聚合釜中,实施引发聚合反应,反应完毕后将聚合物粉碎,置于125-185℃环境中干燥2h,得到一级产品;
(7)将表面处理液喷洒一级产品表面,实施表面交联处理,然后置于65-120℃环境中干燥和制粒,得到二级产品;
(8)二级产品经包装、灭菌后得到最终产品,即止血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pH调节剂包含盐酸、丙烯酸、氢氧化钠、氨水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矿物质粘土的使用量为丙烯酸盐溶液质量的1-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科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科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75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