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锚杆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2849.X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6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军;高乐岭;杨峰;张永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冀凯河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16 | 分类号: | E21B4/16;E21D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业机械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动锚杆钻机。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煤矿矿井中经常遇到的夹矸与硬岩进行钻进施工时,主要还是通过气动锚杆钻机进行钻孔,并没有高效合理的解决方案。锚杆机在软岩层和煤层施工中用的是硬质合金钻头,当遇到夹矸时,工人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继续用硬质合金钻头磨削硬岩,由于普通气动锚杆钻机只能进行回转钻进运动,所以施工效率极低,会造成大量钻头损坏;另一种是退下钻机和钻杆换用价格很高的PDC复合钻头磨削钻孔,这种施工方式提高了施工成本,降低了钻孔施工的效率。
因此,提出一种可以进行多种钻孔运动的气动锚杆钻机的方案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锚杆钻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动锚杆钻机,包括:主轴组件,所述主轴组件内设置有主轴;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与所述主轴组件通过齿轮组联动;振动冲击组件,所述振动冲击组件与所述主轴组件连接,用于为所述主轴组件传输振动;
其中,所述振动冲击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气缸的第一端装配有气缸端盖,所述气缸的第二端装配有进气盘;所述气缸的内部装配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两端分别为活塞盘和活塞杆,所述活塞盘正对所述进气盘,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气缸端盖;所述活塞杆伸出到特定位置时,所述活塞杆撞击到所述主轴;
随动阀,所述随动阀的两端分别为开口端和盲端,所述随动阀的开口端连接至所述进气盘;所述随动阀的内部装配有随动阀芯;所述进气盘的一侧设置有凸柱,所述随动阀芯套装在所述凸柱上;
其中,所述随动阀的盲端连接有接气口,所述接气口连接至所述进气盘,所述接气口接入高压气体后,高压气体从进气盘进入气缸驱动所述活塞对所述主轴传递振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气动锚杆钻机,气动马达通过齿轮组带动主轴组件旋转,为气动锚杆钻机提供旋转运动,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活塞杆每次运动到气缸的第一端时,活塞杆撞击主轴组件中的主轴,为旋转中的主轴提供振动,活塞在气缸内的运动位置时刻对随动阀内的随动阀芯的运动产生影响,同时,随动阀芯在随动阀内的运动位置也时刻对气缸内的活塞的运动产生影响,保证在气源充足的情况下,活塞在气缸内持续往复运动,活塞杆对主轴持续地传递振动,使本发明的气动锚杆钻机具有了振动的功能,同时为气动马达和气缸供气时,气动锚杆钻机可以进行振动切削运动,只为气缸供气时,本发明的气动锚杆钻机可以进行冲击凿岩,本发明的气动锚杆钻机可在煤矿生产中针应对不同的地质情况选用不同的功能进行施工,能有效地提高矿井的钻进速度,进而提高煤矿的生产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气动锚杆钻机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活塞运动至靠近所述气缸的第一端的位置时,所述随动阀芯开始向所述随动阀的开口端运动,当所述随动阀芯运动至所述随动阀的开口端时,所述活塞开始向所述气缸的第二端运动,当所述活塞运动至靠近所述气缸的第二端的位置时,所述随动阀芯开始向所述随动阀的盲端运动,当所述随动阀芯运动至所述随动阀的盲端时,所述活塞又开始向所述气缸的第一端运动,当所述活塞又运动至靠近所述气缸的第一端的位置时,所述随动阀芯又开始向所述随动阀的开口端运动,所述气缸内的所述活塞的运动与所述随动阀内的所述随动阀芯的运动组成一个闭环的运动控制链,使所述活塞杆在所述气缸内往复运动,进而使所述活塞杆连续地撞击所述主轴,为所述主轴传递振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气动锚杆钻机,通过气缸中的活塞与随动阀内的随动阀芯之间的运动的相互影响,使气缸和随动阀之间形成一个闭环的运动控制链,驱使活塞在气缸中往复运动,活塞的活塞杆对主轴进行不断的撞击,为主轴传递振动,不需要其他方式对气缸和活塞进行控制,只需要高压气体持续驱动气缸和随动阀即可形成本本发明的气动锚杆钻机的振动冲击效果,,其结构简单可靠,适合在恶劣环境下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气盘上设置有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从所述进气盘的一侧通向所述进气盘的另一侧的所述凸柱的侧壁;所述第二气孔位于所述凸柱的端部,所述第一气孔从所述进气盘的一侧通向所述进气盘的另一侧的所述凸柱的侧壁,所述气缸上位于所述进气盘与所述气缸端盖之间的内侧壁上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三气孔、第四气孔、第五气孔和第六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冀凯河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冀凯河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28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