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4838.3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2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康;蔡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色素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系食品安全问题。色素作为一种常见添加剂在食品行业中应用广泛。添加色素可以改善食品的色泽品质,以此提高食品的附加值。色素按照来源可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类,天然色素安全性高,但是着色效果差、价格较高,在食品行业中应用较少。合成色素的特点是着色力好、不易褪色、成本低,因此在食品行业中应用广泛。
合成色素的种类很多,但是合成色素的滥用会严重危害到人类尤其是儿童的身体健康,因此各国对食品中的合成色素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都有所规定,不在规定内的合成色素均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出现在食品中。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风波不断,化学添加剂违规添加或超标添加等问题的频频发生,一些商家由于经济利益驱使,会在食品中添加一些工业染料等合成色素,例如苏丹红、碱性橙、碱性嫩黄等,造成了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使食品安全问题愈加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些工业染料等合成色素多以苯、甲苯、萘等芳烃类化工产品为原料,经过磺化、硝化、卤化、偶氮化等一系列有机反应化合而成,且多数属偶氮化合物,在机体内经生物转化,可形成致癌物。同时在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如砷、汞、苯酚、苯胺、铅、镉、乙醚、氯化物、硫酸盐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因此,滥用工业染料等合成色素造成的危害更大,在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的食品检测过程中,需要快速有效地检测食品中所含的合成色素,从而及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来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
但是,目前对于食品中所含的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通常是通过各类复杂试验来分析食品样品中所含的成分,不能快速筛查食品中所含的合成色素的种类,导致在突发食品安全问题时,对于食品中所含的合成色素的检测速度过慢,从而不能快速有效地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及系统,以对食品中所含的合成色素的种类进行快速筛查,从而及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来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食品样本中的待检索色素,包括:
获取所述食品样品中的待检索色素的至少一种物化性质信息,并根据所述至少一种物化性质信息,在预先建立的色素数据库中确定所述待检索色素的待检索区间;
获取所述待检索色素的光谱信息,并根据所述光谱信息,在所述待检索区间中进行粗略检索,得到至少一个粗略检索结果;
获取所述待检索色素的多级质谱信息,并根据所述多级质谱信息,在所述至少一个粗略检索结果中进行精确匹配,确定所述待检索色素的精确匹配结果。
优选地,所述物化性质信息,包括:色素名称、CAS号、分子式、分子量、分子结构和色指数。
优选地,所述色素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包括:
分析多种标准色素的物化性质信息,并根据所述物化性质信息和对应的标准色素的映射关系建立物化性质信息数据库;
对多种标准色素进行光谱扫描,采集多种标准色素的光谱信息,并根据所述光谱信息和对应的标准色素的映射关系建立光谱信息数据库;
对多种标准色素进行质谱分析,得到多种标准色素的多级质谱信息,并根据所述多级质谱信息和对应的标准色素的映射关系建立多级质谱信息数据库;
将所述物化性质信息数据、所述光谱信息数据库和所述多级质谱信息数据库合并为所述色素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获取所述待检索色素的光谱信息,包括:
以100%甲醇或100%水作为溶剂,配制所述待检索色素的溶液,使所述待检索色素的溶液浓度在(5~40)×10-6范围内;
设置扫描所述待检索色素的波长范围为覆盖可见光区和紫外光区的(200~700)nm,扫描速度为120nm/min,狭缝宽度为0.2nm;
采集所述待检索色素的吸收波峰,并将所述吸收波峰作为所述待检索色素的光谱信息。
优选地,所述获取所述待检索色素的多级质谱信息,包括:
以100%甲醇或100%水作为溶剂,配制所述待检索色素的溶液;
以0.1%甲酸-10mmol乙酸胺-水溶液和100%甲醇作为流动相,且所述流动相中的甲醇的比例在80%-100%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4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