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曲率曲面侧铣过程中的瞬时铣削力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7796.9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4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升;郝洪艳;汪木兰;侯军明;冯勇;王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6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率 曲面 过程 中的 瞬时 铣削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变曲率曲面侧铣的瞬时铣削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侧铣过程中曲面的变曲率特点,沿刀具轨迹以等参数间隔计算各刀具位置点,并计算出瞬时刀具角位置、进给方向、对应加工时间和实际径向切深;依据实际径向切深,计算出瞬时切入/切出角度;将名义每齿进给量作为实际每齿进给量,并结合瞬时刀具角位置计算出每个切削微元的瞬时未变形切屑厚度;然后依据进给方向,建立局部坐标系下的铣削力模型,并投影到整体坐标系中,即可得到瞬时铣削力;
实际径向切深aee(u)的模型如下:
aee(u)=|(xw(u1)-x(u))sinθ(u)-(yw(u1)-y(u))cosθ(u)|;
其中,aee(u)表示实际径向切深,xw(u1)、yw(u1)为刀具位于u位置时,刀具轨迹与加工前工件轮廓曲线交点的坐标,x(u),y(u)为加工后工件轮廓曲线的参数方程,θ(u)为刀具瞬时进给方向角,u1为中间参数,可通过求解方程[xt(u)-xw(u1)]2+[yt(u)-yw(u1)]2=R2或者通过折半查找方法获得,R表示铣刀半径,xt(u)、yt(u)表示当前刀具中心位置;而xw(u1)、yw(u1)与x(u)、y(u)的关系为:
式中,ae为名义径向切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曲率曲面侧铣的瞬时铣削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侧铣过程中曲面的曲率变化,确定铣刀参数、名义铣削参数、铣削方式以及采样点的参数间隔,获取加工后工件轮廓曲线的参数方程为(x(u),y(u)),u为参数化曲线的参数;
步骤2,依据工件边界条件、刀具轨迹方程计算刀具开始切削材料时对应的刀具轨迹曲线参数,即,确定初始刀具中心位置;
步骤3,根据步骤1确定的铣刀参数、名义铣削参数、铣削方式、采样点的参数间隔、加工后工件轮廓曲线的参数方程(x(u),y(u))以及步骤2确定的初始刀具中心位置建立刀具瞬时进给方向角θ(u)模型,当前刀具中心位置模型,加工时间t(u)模型和刀具在随动坐标系osxsys中的角位置模型;
步骤4,根据步骤3得到的刀具瞬时进给方向角θ(u)、当前刀具中心位置,刀具轨迹与加工前工件轮廓曲线交点的坐标,以及步骤1得到的加工后工件轮廓曲线的参数方程(x(u),y(u))计算刀具中心位于u时的实际径向切深aee(u);
步骤5,根据步骤4求得的实际径向切深aee(u)计算刀具铣削时的切入角φst(u)和切出角φex(u);而在刀具的进入段根据工件的边界条件计算实际切出角;在刀具退出段根据工件边界条件计算实际切入角;
步骤6,沿刀具轴向将刀齿进行离散化,每刀齿等分为M个切削微元,根据步骤5得到的切入角φst(u)和切出角φex(u),以及步骤1确定的铣刀参数、名义铣削参数,同时将名义每齿进给量作为实际每齿进给量建立作用在切削微元(i,j)上的切削力模型;
步骤7,将步骤6得到的作用在切削微元(i,j)上的切削力模型转化为随动坐标系osxsys中的xs与ys方向分量,并对微元切削力求和,得到进给方向铣削力Fxs(u)与法向铣削力Fys(u);
步骤8,将步骤7得到的进给进给方向铣削力Fxs(u)与法向铣削力Fys(u)进一步变换到固定坐标系oxy中,得到瞬时铣削力在x与y方向的分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77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