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肠溶包衣蟾酥微丸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31542.4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4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何家康;彭健波;杨善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广西北斗星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65 | 分类号: | A61K35/65;A61K9/16;A61P39/02;A61P29/00;A61P25/28;A61P9/00;A61P11/14;A61P11/06;A61P37/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衣 蟾酥 微丸预混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用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溶包衣蟾酥微丸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蟾酥Venenum Bufonis源于《本草衍义》,为名贵中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和《中药大辞典》(2003年版)中均明确记载了蟾酥是其基源动物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而成。其性味甘辛、温,有毒。具有解毒、消肿、醒神、开窍、强心和止痛等作用。
蟾酥是由多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组成,主要成分有蟾酥甾类、吲哚碱类,醇类及多糖、氨基酸、肽类等。其中蟾酥甾类、吲哚碱类是最重要的两类活性成分;蟾酥甾类成分的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是中国药典收载的药材“蟾酥”含量测定的指标性成分,也是蟾酥的主要的脂溶性指标成分,具有止咳平喘、强心、抗炎、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而一些蟾酥制剂如蟾酥注射液、华蟾素制剂(注射液、口服液、片剂)则以吲哚类生物碱为含量测定的指标性成分,也是蟾酥主要水溶性指标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促进及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
蟾酥中的蟾酥甾类既是有效成分,但同时也是蟾酥的主要毒性成分。这些成分的存在,往往会造成患者口腔持久麻舌感,同时内服后胃肠道中亦有上腹不适,继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常常是将蟾酥制备成β-CD包合物、包衣微囊、微丸、脂质体、微球等药物新剂型。也有学者采用哺乳动物的乳汁对蟾酥的提取物(主要为脂溶性成分)进行浸渍,降低蟾酥的麻舌口味和胃肠道的不适反应。
微丸制剂是降低药物刺激性和减少胃肠道不适的一种理想剂型,尤其是肠溶微丸。肠溶微丸具有如下优点:①微丸在胃肠道的转运不受食物输送节律、胃排空的影响;②服用后药物在胃里不被溶出和吸收,在进入肠道后药物迅速崩解,药物通过肠道粘膜吸收进入体循环从而发挥药效作用;③肠溶微丸广泛、均匀地分布于肠道,在肠道表面分布面积大,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
因此,本发明将蟾酥经过提取后获得脂溶性有效成分(主要为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然后制成肠溶性包衣蟾酥微丸,掩盖蟾酥不愉快感,同时减少胃肠道不适反应。肠溶包衣蟾酥微丸将作为一种兽用预混剂,给动物如猪、鸡拌料饲喂,减少动物的口舌麻感、刺激性,以及胃肠道不适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在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肠溶包衣蟾酥微丸预混剂,减少蟾酥对口腔、食道的刺激,使它在胃里不被溶出和吸收,减少胃肠道不适反应;在进入肠道后迅速崩解,释放出有效成分,然后在肠道中被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发挥药效。同时,制成肠溶型制剂使得药品作用时间延长,用药次数减少,降低养殖户用药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肠溶包衣蟾酥微丸预混剂,该蟾酥微丸预混剂包括载药丸心和肠溶包衣,肠溶包衣重量比不超过蟾酥微丸预混剂总重量的15%,所述载药丸心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蟾酥1-10份;稀释剂70-95份;粘合剂0.3-3份;崩解剂3-15份;所述肠溶包衣由丙烯酸树脂和95%乙醇组成,丙烯酸树脂和95%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例为1g:10~30ml。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载药丸心含有的蟾酥组分为蟾酥脂溶性提取物溶液,蟾酥脂溶性提取物溶液其制备方法为:取蟾酥,粉碎,过20-30目筛,在蟾酥细粉中加8-10倍60-80%的有机溶媒加盖浸泡5-7天,离心,过滤,取得的上清液即为蟾酥脂溶物提取物溶液。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有机溶媒为乙醇、三氯乙醇、乙酸乙酯、甲醇溶液中的任一种或是他们的组合溶液。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稀释剂为淀粉、乳糖、微晶纤维素MCC、糊精中的一种或是它们的组合物;
所述的粘合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基纤维素HPC、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H-HPC中的一种或是它们的组合物;
所述的崩解剂为微晶纤维素MCC、十二烷基磺酸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PVP中的一种或是它们的组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载药丸心其粒径为30-60目;所述的蟾酥微丸预混剂由包衣包裹载药丸心制成。
一种制备以上所述的肠溶包衣蟾酥微丸预混剂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选取0.3~3份的粘合剂溶于乙醇或热水中,即得粘合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广西北斗星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大学;广西北斗星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15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溺水救助体验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媒体教学用视听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