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蝶形有限转角无刷力矩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1628.7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5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魏贵玲;邓劲松;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16/00 | 分类号: | H02K16/00;H02K2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李海华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蝶形 有限 转角 力矩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蝶形有限转角无刷力矩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有限转角无刷力矩驱动机构采用整圆环形或者半圆环形结构设计,通过提高气隙磁感应强度和增加绕组有效匝数等方式来提高力矩系数。当体积和重量受限制时,要进一步提高力矩系数非常困难。并且,半圆环形结构由于对转轴存在较大的径向拉力而容易在系统运行时产生有害的振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怎样解决驱动机构受体积和重量限制无法提高力矩系数的问题,提供一种蝶形有限转角无刷力矩驱动机构,能够将驱动机构的两个单元布置在力臂最大的位置,在不增加驱动机构体积和重量的前提下,显著地增加了驱动力矩系数和力矩-重量比;对称配置的两个单元也很好地消除了驱动转子对转轴的径向力,尤其适用于小转角工作的大尺寸平台上要求低速平稳运行的场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蝶形有限转角无刷力矩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和两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两驱动单元对称分布于驱动轴的两侧;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由断面呈弧形的定子铁芯和嵌于其上的定子绕组构成,所述定子绕组为三相,并按星形方式连接;所述转子由永磁体和断面呈弧形的导磁磁轭构成,所述永磁体固定在导磁磁轭上,其中,永磁体充磁方向沿径向,且N、S极性交替排列;两驱动单元的定子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定子法兰盘相连,两驱动单元的转子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转子法兰盘相连,且两驱动单元的转子通过两转子法兰盘与驱动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对应的圆心角角度至少为5*n;定子对应的圆心角角度至少为3*n;
式中:0±n为转动范围,n=6—8°。
进一步地,定子绕组的三相电势相位差为120°电角度,且定子绕组的反电势波形为正弦波。
进一步地,每个驱动单元的转子永磁体磁极为5对,每一个N极和相邻的S极之间相距角度为5度;与转子相对应的定子上的定子绕组为三相Y型绕组,且定子绕组分布在中间的三对磁极宽度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将驱动机构配置成呈中心对称分布的两个驱动单元可以将驱动机构的两个单元布置在力臂最大的位置,在不增加驱动机构体积和重量的前提下,显著地增加了驱动机构的力矩系数和力矩-重量比;并且对称配置的两个单元也很好地消除了驱动机构转子对转轴的径向力。
2、本发明通过增加转子力臂的方法,提高了有限转角力矩驱动机构的力矩系数和力矩重量比,尤其适用于小转角工作的大尺寸平台上要求低速平稳运行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2 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实施例纵向轴剖视图。
图中:1—定子铁芯,2—定子绕组,3—永磁体,4—导磁磁轭,5—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2以及图3,一种蝶形有限转角无刷力矩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5和两驱动单元,两驱动单元对称分布于驱动轴5的两侧。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由断面呈弧形的定子铁芯1和嵌于其上的定子绕组2构成,所述定子绕组2为三相,并按星形方式连接。定子绕组2的三相电势相位差为120°电角度,且定子绕组2的反电势波形为正弦波。
所述转子由永磁体3和断面呈弧形的导磁磁轭4构成,所述永磁体3(用胶水粘接)固定在导磁磁轭4上,其中,永磁体3充磁方向沿径向,且N、S极性交替排列。所述转子对应的圆心角角度至少为5*n;定子对应的圆心角角度至少为3*n;式中:0±n为转动范围(即转动弧度所对应的圆心角),n=6—8,其中,+/-表示转动方向,具体实施时,n=6°或8°;因此,对应地,所述转子对应的圆心角角度至少为40°;定子对应的圆心角角度至少为24°。两驱动单元的定子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定子法兰盘相连,两驱动单元的转子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转子法兰盘相连,且两驱动单元的转子通过两转子法兰盘与驱动轴5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1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磁阻电机
- 下一篇:芯体的制造装置以及芯体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