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阵列冲激响应的多径信号波达角估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2305.X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3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若南;袁建平;王世超;王姣;罗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8 | 分类号: | H04B7/08;G01S7/41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阵列 冲激 响应 信号 波达角 估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径信号波达角估计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阵列冲激响应的多径信号波达角估计方法。
背景技术
多径信号波达角是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无线信道的一种重要空域参数。为了获得无线信道的多径信号波达角,需要进行实地的信道测量,并利用波达角估计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结果。由于实际无线信道中的多径数量众多,其信号波达角估计存在困难。
文献“阵列天线DOA估计中MUSIC算法性能综合分析”,《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6月,第30卷第3期中86至91页提到的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多重信号分类)方法是一种典型的信号波达角估计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求接收信号的协方差矩阵,并对该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得到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利用噪声子空间和天线阵列导向矢量的正交性构建角度空间谱,通过谱峰搜索得出信号的波达角。但是该方法存在如下问题:该方法要求多径数量必须小于天线阵列的振子个数。而实际信道中的多径数量通常较大,如果要满足MUSIC方法的假设,必须使用规模更大的天线阵列,将会提升硬件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多径信号波达角估计方法实用性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阵列冲激响应的多径信号波达角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从接收信号中计算观测响应矩阵,即对天线振子的输出信号进行解调和低通滤波后,得到基带接收信号,再将基带接收信号与伪随机序列做滑动相关,得到观测冲激响应,通过对观测冲激响应进行离散化,抽取出多径,得到观测冲激响应矢量,将所有天线振子的观测冲激响应矢量整合得到观测响应矩阵;接着通过观测响应矩阵估计波达角,观测响应矩阵已经将各条多径分离出来,对于某一条径,从观测响应矩阵中得到协方差矩阵,再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进而得到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利用噪声子空间和导向矢量正交原理得到此条径的波达角。对于所有多径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得到所有径的波达角。本发明降低了运算复杂度,不受限于天线阵列的振子个数,实现大量多径存在时的信号波达角估计,同时具有良好的估计精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阵列冲激响应的多径信号波达角估计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A)定义信号。
选择长度为X的伪随机序列作为基带探测信号a(t),其表达式为
其中,X表示伪随机序列的长度,t表示时间,表示宽度为Tb的矩形脉冲信号。K个PN序列组成一个探测帧u(t),其表达式为
其中,Tp=XTb,探测帧u(t)是基本探测信号,该探测帧调制后经天线发射出去。
对于第m个天线振子,射频接收信号y′m(t)的表达式为
其中,N′m(t)是服从高斯分布的白噪声,L为多径条数,和τl即为多径的复响应和时延,u′(t)为调制后的探测帧。
首先假设传播环境中包含L条多径信号,其空间信道冲激响应模型h(t)表示如下
其中,L表示多径条数,表示第l条多径的信道复响应,是一个复常数,τl是第l条多径的时延值,δ(t)表示单位冲激函数。
接收天线阵列是二维平面阵列,包含M个天线振子,M为二维平面阵列天线振子个数。收发天线之间的距离满足远场条件,经解调后,第m个振子的输出信号ym(t)表示为
其中,Nm(t)是第m个天线振子所接收到的噪声信号,分别是第l条多径入射信号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是第m个天线振子对波达角为的入射信号的复响应,表示为
其中e表示自然底数,j表示虚数,表示射频信号的波长,d表示相邻天线振子的距离,mi和mj表示第m个天线阵子在天线阵列中位于第mi行、第mj列,θ、分别是多径入射信号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向量
称为接收天线阵列在波达方向上的导向矢量。θl、分别是第l条多径入射信号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B)计算观测冲激响应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23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