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2762.9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2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林;陈凌峰;余威;胡志远;李泽琳;张保磊;商光鹏;王北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16 | 分类号: | B21B37/16;B21B3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带钢 横向 确定 方法 | ||
1.一种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冷轧硅钢机组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一待检测冷轧带钢的轧制宽度、目标宽度和带钢厚度,所述轧制宽度和所述目标宽度用于计算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的单边切边量值;
判定出所述单边切边量值在单边切量范围标准中的第n范围区间,以确定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使用与所述第n范围区间对应的第n判定依据,其中,所述单边切量范围标准包括N个连续范围区间,所述N个连续范围区间对应N个判断依据,N为大于1的整数,n为大于1,小于等于N的整数;
根据所述第n判定依据确定对应的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检测值;
判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以确定出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的第一厚差级别,其中,所述横向厚差标准包括M个连续分级范围,M为大于1的整数;
其中,所述横向厚差标准包括分级范围不同的两个横向厚差标准:第一横向厚差标准和第二横向厚差标准,所述带钢厚度小于第一厚度阈值时,判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一横向厚差标准对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进行判定,确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所述第一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所述带钢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厚度阈值时,判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根据所述第二横向厚差标准对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进行判定,确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所述第二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以确定出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的第一厚差级别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的多个轧原料达标参数值,其中,所述多个轧原 料达标参数值从热轧工序传递来;
确定出所述多个轧原料达标参数值中大于或等于一达标阈值的参数个数;
将所述参数个数适配原料尺寸判定标准进行判定,确定出所述轧原料的原料尺寸等级;
将所述第一厚差级别和所述原料尺寸等级同时适配成品横向厚差判定标准,以确定出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成品厚差级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边切量范围标准具体为:以7mm、15mm、20mm和50mm为分界线,划分为的五档连续范围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厚差标准具体为以7um、10um和15um为分界线划分为的四个连续分级范围,所述第二横向厚差标准具体为以10um、15um、20um为分界线划分为的四个连续分级范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轧原料达标参数值包括轧原料楔形达标率、轧原料凸度达标率和轧原料厚度达标率;所述原料尺寸判定标准具体为四个原料尺寸等级,所述四个原料尺寸等级分别对应不同参数个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横向厚差判定标准具体为所述四个原料尺寸等级和第一厚差级别进行组合,并将组合结果进行划分而形成的四个成品厚差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27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铜带生产线
- 下一篇:带导流环的水冷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