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剪叉式举升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37842.3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4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威;赵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F7/08 | 分类号: | B66F7/08;B66F7/1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叉式 举升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起升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剪叉式举升机构。
背景技术
剪叉式举升机构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作为升降设备的关键组成部件,目前已大量装备在配餐车、平台车、移动登机桥、移动式塔台、移动式廊桥等机场特种设备上。
由于一些剪叉式举升机构常常要求其工作平台的起始高度比较低,如平台车、移动登机桥等机场特种设备。
但是,上述传统的剪叉式举升机构存在下列问题:当其处于举升起点时,由于最下端的举升支臂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很小,所以液压系统要使剪叉式举升机构中最下端的支臂向上提升从而与水平地面达到一定的角度需产生很大的作用力,那么液压缸所承受的压力也非常大。另外,在举升起始阶段,支臂与水平地面的夹角越小,液压系统所受到的压力就越大,甚至会远远地超过安全设计标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举升起始阶段举升压力的剪叉式举升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剪叉式举升机构包括上平台、底座、两根外支臂、两根内支臂、气缸和举升气囊;其中上平台和底座上下平行设置;一根外支臂和一根内支臂的中部铰接在一起而构成一组,每组中的外支臂和内支臂的左端分别利用销轴连接在底座的表面和上平台的底面左侧前端或后端,右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滚轮,并且滚轮可在上平台的底面或底座的表面上滑动;气缸平放在底座表面中部,一端与底座的左端表面中部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两个内支臂的下部相接,同时其上缸体通过管路与压缩空气系统相连接;举升气囊的下端设置在底座表面中部,并且其底部设有充气接头,该充气接头通过管路与气缸的管路相连接。
所述的举升气囊为圆柱体形结构,在充电状态时其由上部圆柱体和下部圆柱体一体构成,并且上部圆柱体的直径大于下部圆柱体的直径,同时下部圆柱体的底部中部向上凹陷形成有一个用于容纳气缸的长条形槽。
所述的举升气囊的最大行程小于气缸的工作行程。
本发明提供的剪叉式举升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举升的起始阶段举升气囊起主导作用,因此本发明在举升起始阶段中气缸所承受的压力较现有的举升机构大大降低,所以可以在安全压力的标准范围内进一步提升举升机构的最大举升重量,并且由于举升气囊的可压缩性,其所占空间极小,因此可以使举升机构的最低起始高度达到几何结构所允许的最低高度,从而扩大了举升机构的应用范围,另外,在举升机构下降到气囊的最大行程范围内时,由于举升气囊的存在,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可大大减少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剪叉式举升机构的初始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剪叉式举升机构的举升气囊开始工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剪叉式举升机构的举升气囊刚结束工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剪叉式举升机构的任意时刻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剪叉式举升机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剪叉式举升机构包括上平台1、底座6、两根外支臂3、两根内支臂2、气缸5和举升气囊4;其中上平台1和底座6上下平行设置;一根外支臂3和一根内支臂2的中部铰接在一起而构成一组,每组中的外支臂3和内支臂2的左端分别利用销轴连接在底座6的表面和上平台1的底面左侧前端或后端,右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滚轮,并且滚轮可在上平台1的底面或底座6的表面上滑动;气缸5平放在底座6表面中部,一端与底座6的左端表面中部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两个内支臂2的下部相接,同时其上缸体通过管路与压缩空气系统相连接;举升气囊4的下端设置在底座6表面中部,并且其底部设有充气接头,该充气接头通过管路与气缸5的管路相连接。
所述的举升气囊4为圆柱体形结构,在充电状态时其由上部圆柱体和下部圆柱体一体构成,并且上部圆柱体的直径大于下部圆柱体的直径,同时下部圆柱体的底部中部向上凹陷形成有一个用于容纳气缸5的长条形槽。另外,应使举升气囊4的下端面尽量充满底座6的表面中部,这样可以减小举升气囊4的举升力。
所述的举升气囊4的最大行程小于气缸5的工作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78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