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CTLA-4和PD-1的双重可变结构域免疫球蛋白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40134.5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7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胡品良;何芸;白洁;洪伟东;邹敬;宋凌云;杨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比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46 | 分类号: | C07K16/46;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亦庄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la pd 双重 可变 结构 免疫球蛋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抗CTLA-4和PD-1抗体双重可变结构域免疫球蛋白(dual variable domain immunoglobulin,DVD-Ig)的构建、筛选、制备方法及其潜在的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point)是免疫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抑制性信号通路,通过调节外周组织中免疫反应的持续性和强度避免组织损伤,并参与维持对于自身抗原的耐受(Pardoll DM.The blockade of immune checkpoints in cancer immunotherapy.Nat Rev Cancer,2012,12(4):252-264.)。研究发现,肿瘤细胞正是利用免疫检查点的抑制性信号通路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从而逃避体内免疫系统特别是T淋巴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效应(Yao S,Zhu Y,Chen L.Advances in targeting cell surface signaling molecules for immune modulation.Nat Rev Drug Discov,2013,12(2):130-146.)。重要的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point)分子主要有CTLA-4、PD-1、VISTA(Wang,L et al..VISTA,a novel mouse Ig superfamily ligand that negatively regulates T cell responses.J.Exp.Med.2011208,577-592)、LAG-3(Triebel,F et al.(LAG-3,a novel 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 closely related to CD4.J.Exp.Med.1990,.171,1393-1405.)和TIM-3(Sakuishi et al.Targeting Tim-3 and PD-1 pathways to reverse T cell exhaustion and restore anti-tumor immunity.J.Exp.Med.2010207,2187-2194.)等。
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TLA-4/CD 152)和CD28同为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族成员,二者具有70%的同源性,均为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跨膜受体。CD28和CTLA-4是一对具有正负调节功能的重要共刺激分子,二者竞争性结合B7分子,但CTLA4与其配体亲和力较CD28大20倍。CD28与APC上的B7-1和B7-2的结合后能够传递共刺激信号给T淋巴细胞,增强CD3/TCR复合体或CD2分子的作用,诱导T淋巴细胞活化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CTLA-4则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诱导活化的T淋巴细胞凋亡,二者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的关键环节。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则是T细胞表面另一个重要的抑制性受体,与CD28和CTLA-4具有同源性,可诱导性地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在静息的淋巴细胞表面无表达。其配体为B7-同源分子1(B7-homolog 1,B7-H1)和B7DC。B7-H1也称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活化的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上调能够导致获得性或者固有免疫反应的抑制。PD-1/PD-L1的结合对于调节T淋巴细胞激活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发挥重要作用。许多肿瘤细胞表面存在PD-1和或PD-L1的高表达,肿瘤细胞正是利用这一重要机制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达到逃避免疫系统对其攻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比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比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01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