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兼容MIPI和GPIO控制的射频功放模组的接口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1444.9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7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陶亮;郑卫国;章国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宋静娜;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容 mipi gpio 控制 射频 功放 模组 接口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兼容MIPI和GPIO控制的射频功放模组的接口电路,包括MIPI模块、GPIO输入电平转换模块和选择器模块,其中输入控制端VIO_BS1为MIPI模块提供电源,输入控制端SDATA_TXEN和SCLK_MODE分别与MIPI模块和GPIO输入电平转换模块相连,另一个输入控制端IN_BS2直接与GPIO输入电平转换模块相连,MIPI模块的输出端与选择器模块相连,其中MIPI模块输出端gpion用来控制选择器模块对MIPI信号和GPIO信号进行选择,GPIO输入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选择器模块相连。本发明能兼容MIPI和GPIO控制,在模式控制上更为灵活性,实用性更好,能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可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电路的接口电路,尤其是涉及射频功放模组的接口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与高性能手机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高性能的手机需要其内部的处理器、基带调制解调器、显示器等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越来越高,因此将手机内部的众多接口如射频/基带接口、显示屏接口、摄像头等进行标准化整合,以此来减小手机设计的复杂度和增加设计的灵活性。
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通用输入/输出),也就是通用I/O口,GPIO控制接口主要应用在非数据传输领域,其控制电路简单可靠,因此被应用于很多设备上。MIPI(Mobile InduBry Processor Interface,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是MIPI联盟发起的为移动应用处理器制定的开放标准。 基与更低的功耗、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小的版图面积,当前,MIPI已经开始应用与手机行业、手持设备及外围设备中,如处理器、基带调制解调器、射频模组、显示器、存储器、摄像头等等。在现在的应用于手机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的接口电路的设计中,高传输速率的开放的MIPI已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接口,在这个过程中,一款能同时兼容MIPI和GPIO控制的接口电路将会极大增加在模式控制上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能满足在不同应用场合的应用需求,可以在产品替代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在射频功放模组接口电路中出现的MIPI接口与GPIO接口互不兼容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能同时兼容MIPI控制和GPIO控制模式的射频功放模组的接口电路,本发明增加了射频功放模组在模式控制上的灵活性,同时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应用也更为广泛。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兼容MIPI和GPIO控制的射频功放模组的接口电路包括MIPI模块、GPIO输入电平转换模块和选择器模块。输入控制端VIO_BS1与MIPI模块相连,两个输入控制端SDATA_TXEN和SCLK_MODE分别与MIPI模块和GPIO输入电平转换模块相连,另一个输入控制端IN_BS2直接与GPIO输入电平转换模块相连,MIPI模块的四个输出端与选择器模块相连,GPIO输入电平转换模块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与选择器模块相连,选择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接口电路的输出端TXEN、MODE和BS2对应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输入控制端VIO_BS1仅作为电源口为MIPI模块和GPIO输入电平转换模块提供电源,选择器模块由输入控制端VIO_BS1和VCC电源共同供电。
所述的MIPI模块用来接收并处理MIPI信号,将接收到的MIPI信号转化为GPIO信号供给内部电路使用;所述MIPI模块还包括MIPI核、启动电路、双向缓冲器和缓冲器。所述的输入控制端VIO_BS1经启动电路与MIPI核相连,所述的输入控制端SDATA_TXEN经双向缓冲器去抖动后与MIPI核电路相连,这里的双向缓冲器为MIPI提供了读写数据的通路,所述的输入控制端SCLK_MODE经缓冲器去抖动后与MIPI核电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14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