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温压控制的食物烹制器及烹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7335.8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0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思明;谢蒙蒙;熊善柏;黄汉英;胡月来;许绰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温压 控制 食物 烹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物的自动化烹饪领域,涉及一种带温度控制和压力控制的智能食物烹制器,还涉及一种利用带温压控制的食物烹制器进行烹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物的风味和营养品质与烹制过程的火候与时间及烹制前处理工艺密切相关。前处理过程是加入盐、糖、老抽、生抽等调味料,吸润一定时间,使味道充分进入食物内部,使食品的滋味均匀。然后,食物在一定温度、时间下烹制,适当翻炒和搅拌,加入调料,最后熟化起锅,即成菜肴等食物。目前,菜肴的烹制多为人工操作。普通烹制方案(火候控制)需有专门人员或者有经验的人完成,难以标准化,难以掌握。
现有电子烹制产品,如电饭锅、电炒锅、电炸锅等,部分实现了烹制智能化,
如果菜肴口感要求脆,味鲜,就应选择旺火,沸水,短时间进行烹制。因为水在沸点时,若火力很大,水传递给食物的热量也就愈多,食物的升温就愈快,其原料表面的蛋白质、淀粉急速变性,形成一层屏障,使原料中的可溶性物质以及原料内部的水汁不易外溢,菜肴中的主料的质感就愈脆嫩味美。但是,过快或过度加热,会使原料肉体变硬干瘪,如同嚼蜡,并导致氨基酸过度氧化,甚至焦糊,难以被消化酶水解,消化率降低,菜肴风味也随之降低,营养价值也降低,甚至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现有技术中已披露多种电子烹饪产品增设有温控装置。例如发明专利CN203120899U,为一种可自动控温的夹层蒸汽锅,根据物料的性质和加工工艺,通过控制器设定工艺温度,电接点温度计将物料温度检测值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温度检测值与温度设定值的识别与比较自动控制蒸汽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以实现对物料温度的自动控制。发明专利CN201564259U,为一种带控温的蒸煮锅,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电机和活动链接在机架上的蒸煮锅,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蒸煮锅连接,在蒸煮锅上设有加热装置及温度测量装置,在支架上安装有导电滑环,转动的蒸煮锅通过导电滑环与外接电源及信号线连接。发明专利CN203885271U,为一种智能控温锅,温度信号电路在检测到热电偶传感器后会发射无线信号,加热器收到无线信号后,加热器会自动调节温度,从而达到自动控温目的,热电偶传感器的一端设有在锅体的底部,能够较准确探测温度。发明专利CN103271635A,为包含有控温装置的智能炒菜机,发明专利CN103126517A,为可控温液体传热锅,发明专利CN102406431A,为控温准确的电热烹饪器具,均带有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比预先设定的温度低时,将发出加温信号指示所述不同种类发热盘加大功率。但以上发明只能加热控制对象,由于温度变化具有较大的滞后性,因此常规的烹制控制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低。
发明专利CN203539074U,为一种控温式夹层锅,锅体的内部设有控温层,其控温层内装有水。控温层中的水可以快速加热或冷却,并且密封结构避免了资源浪费,但是没有测温装置,不能形成反馈的回路,对火候控制不够精确。
通过真空可以使食物的气孔张开,同时将食物中之毛细孔的空气抽出,使肉的结构松驰,具有快速腌制、蒸煮入味之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温压控制的食物烹制器,还提供一种利用带温度控制和压力控制的食物烹制器进行烹制的方法,解决温度控制和常压入味时间长、不均匀、菜肴品质不佳等问题,本发明的技术创新在于在锅盖上添加了真空入味装置。为解决火候控制的问题,本发明的创新点是在锅底的加热盘上添加了能够通入冷却水或冷空气的管道,使食物的火候能够按照标准温度曲线和压力曲线烹制,控制精度在5℃以下,为使菜肴品质良好,本发明采用标准烹制曲线进行烹制,该标准烹制曲线由不同参数条件下烹制的菜肴的风味和营养品质优化而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温压控制的食物烹制器,包括锅体3,所述的锅体底部设置有夹层4,夹层内设置有相间排列的加热通道6和冷却通道7,温度检测探头8监测当前时刻锅体内的温度,通过开关K2控制加热通道的加热和停止加热,通过开关K1控制冷却通道的冷却和停止冷却,还包括密封锅盖1,密封锅盖上设置有排气阀和用于抽真空的真空口5,真空口通过开关Kz连接有真空泵2,压力表9监测当前时刻锅体内的压力,通过开关K3控制排气。
如上所述的加热通道和冷却通道各有2-4圈并各在锅体侧面环绕2-3圈。
如上所述的加热通道内通过电阻式加热器或者电磁加热器或者高温流体进行加热;所述的冷却通道内通过水或者空气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73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