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影终端及其投影触控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0593.1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0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吴远锋;王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邓猛烈;潘登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 终端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终端及其投影触控实现方法。该终端包括:结构体;投影装置,设置在结构体上,用于投射可见光画面于投影区域;红外测距传感器阵列,设置在结构体上,红外测距传感器阵列形成有红外触控区域,红外触控区域与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叠,用于检测红外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物;处理装置,与红外测距传感器阵列连接,用于控制红外测距传感器阵列进行触控检测,并将触控检测结果转换为控制指令。由于红外测距传感器阵列形成的红外触控区域与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叠,因此通过处理装置将触控检测结果进行转换,形成为对应的可见光画面的控制指令,能够实现投影触控。由于无需复杂的图像处理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实现投影触控的技术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投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影终端及其投影触控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投影技术诞生至今已经走过370余年,先后经历了幻灯机、阴极射线管(Cathode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Procession,DLP)以及硅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等技术变革,投影仪的体积也逐渐由台式机演变为手持式,极大地推动了投影仪的个人化进程,使投影仪不再仅是一件公共用品,而成为便携式的私人设备。
然而,便携式投影仪的推广并未像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获得广泛认可,对比而言,两类产品在显示技术方面各具特色,最大的差异是来自交互方式。众所周知,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由依靠键盘、鼠标的间接交互模式升级为触摸屏的直接交互模式并获得巨大成功,而投影仪则始终需要通过手机、平板、笔记本等产品进行间接操作,在交互模式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无法使用户在人机交互模式上获得更加自然的触控体验。
基于人机交互模式对投影仪产品推广的阻碍问题,世界上的几家大型公司已经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例如:美国微软公司的OmniTouch技术,英国Light Blue Optics公司的Light Touch技术以及日本富士通的Virtual Touch技术等,均在投影触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上述几种投影触控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均需要复杂的图像处理,为投影触控行业发展设置了较高的技术门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终端及其投影触控实现方法,以降低投影终端中实现投影触控的难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影终端,包括:
结构体;
投影装置,设置在所述结构体上,用于投射可见光画面于投影区域;
红外测距传感器阵列,设置在所述结构体上,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阵列形成有红外触控区域,所述红外触控区域与所述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叠,用于检测所述红外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物;
处理装置,与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阵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阵列进行触控检测,并将触控检测结果转换为控制指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影终端的投影触控实现方法,所述投影终端为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投影终端,该方法包括:
采用投影装置投射可见光画面于投影区域;
采用处理装置控制红外测距传感器阵列对红外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物进行触控检测,并将触控检测结果转换为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阵列形成有红外触控区域,所述红外触控区域与所述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0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触控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