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5601.1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7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路逸居;张后虎;赵泽华;赵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污染 河道 原位 水质 净化系统 净化 方法 | ||
1.一种新型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磷处理单元和好氧-缺氧-厌氧净化单元,所述的聚磷处理单元设置在岸边水深小于0.6m的浅滩水域,聚磷处理单元包括一级阶梯单元(1)、二级阶梯单元(2)、三级阶梯单元(3)和聚磷填料(4),所述的聚磷填料(4)铺设在河道浅滩水域底部,浅滩水域根据水深不同依次分为一级阶梯单元(1)、二级阶梯单元(2)和三级阶梯单元(3);所述的一级阶梯单元(1)水深为0~0.2m,水域中种植挺水植物;二级阶梯单元(2)水深为0.2~0.4m,水域中种植漂浮植物;三级阶梯单元(3)水深为0.4~0.6m,水域中种植沉水植物;所述的好氧-缺氧-厌氧净化单元设置在河道非浅滩水域,包括竹丝填料(5)、曝气管道(6)和帽封材料(7),所述的帽封材料(7)设置在河道非浅滩水域底部,所述的曝气管道(6)铺设在帽封材料(7)的上方,所述的竹丝填料(5)架设在河道非浅滩水域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磷填料(4)的铺设厚度为15~55cm,其制备步骤如下:
(a)原料选择和预处理:选取生化污泥和凹凸棒土作为原料,经破碎、筛选工序预处理,将脱水后的污泥与凹凸棒土按质量比(1~3.5):1进行配置;
(b)制样:将上述原料制成粒径大小为2~5cm的填料,在高温500℃~1200℃的条件下,烧结1~2h后形成聚磷填料(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挺水植物为香蒲、芦苇、灯芯草;所述的漂浮植物为紫萍、浮萍、水禾;所述的沉水植物为黑藻、金鱼藻、狐尾藻、睡莲;所述的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的种植密度为:行距0.4~0.6m,株距0.2~0.4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道(6)为间歇式设置,在河道内每隔20~30m设置5~8m曝气管道(6),曝气时间为4~10h,曝气的气体为空气,曝气流量为1~3m3/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丝填料(5)为竹丝轧制而成,竹丝填料(5)的长度为1.2~1.5m,架设密度为0.2~0.5m3/m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封材料(7)为铺设厚度为3~5cm的砂石,所述的砂石为2~3层,每层砂石铺设厚度为1~2.5cm,砂石粒径大小为1.5~2.5mm和5~6mm。
7.一种新型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新型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进行净化,其步骤为:
(a)构建水质净化系统:在受污染河道内构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在受污染河道的浅滩水域内构建聚磷处理单元,在受污染河道的非浅滩水域内构建好氧-缺氧-厌氧净化单元;
(b)净化水质:利用曝气管道(6)对河道内水体进行曝气,曝气时间为4~10h,曝气流量为1~3m3/h,维持水中好氧区溶解氧浓度为1.5~2.5mg/L,缺氧区溶解氧浓度为0.2~0.6mg/L,厌氧区溶解氧浓度为0~0.2mg/L;微生物在竹丝填料(5)表面附着并对河道水体内的污染物进行降解;聚磷处理单元中的聚磷填料(4)吸附水体中的磷,为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提供营养元素,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促进水质净化;
(c)水质净化系统运行5~7天后,受污染河道内的水质完成净化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56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洗-离心法”油泥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竹制品废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