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通路口驾驶辅助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60057.X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3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峰;霍克;李博;周大永;刘卫国;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68 | 分类号: | G08G1/09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郭海彬;范晓斌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 路口 驾驶 辅助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辅助驾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通路口驾驶辅助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上涨,汽车的推广普及在方便居民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路口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
现有技术为了提高车辆通行效率,缓解交通压力,通常在路边设置摄像头或针孔相机,对来往车辆进行拍照或录像,从而通过拍照或录像的方式获知路面行车情况,再将路面行车情况传输至数据分析中心进行路面数据的分析处理,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调节可变车道的行驶方向。
现有技术中,对可变车道的调节不是实时的,通过相机或者摄像头获取的路面信息需要传输至数据分析中心,分析后才能调节可变车道;对于驾驶员来说,无法实时获知路面情况而提前避开拥堵道路变道行驶,并且,驾驶员在变道时,需要关注道路状况或寻找路面指示牌,增大驾驶负担,影响驾驶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交通路口驾驶辅助方法及系统,达到及时调节可变车道,避免道路拥挤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通路口驾驶辅助方法,包括:
通过车载互联的方式,获取当前路口区域内的车辆的行驶信息;
根据所述行驶信息,获得各行驶方向的车流量;
判断所述各行驶方向的车流量差值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是则变更可变车道的行驶方向;
将当前的车道行驶方向分布信息发送给所述当前路口区域的车辆。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行驶信息,获得当前路口区域的总流量;
根据所述总流量得出当前路口区域的拥堵状况信息;
与周边路口进行通信,获得周边路口区域的拥堵状况信息;
将所述当前路口区域的拥堵状况信息和所述周边路口区域的拥堵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当前路口区域的车辆。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判断所述各行驶方向的车流量差值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具体包括:
计算第一行驶方向与第二行驶方向的车流量之间的差值;
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的阈值,是则使所述可变车道的行驶方向与车流量大的行驶方向保持一致。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
在车内显示所述车道行驶方向分布信息、所述当前路口区域的拥堵状况信息和所述周边路口区域的拥堵状况信息。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采用中控屏幕或者影像投射的方式进行显示。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交通路口驾驶辅助系统,包括:
路口设施互联单元,用于:通过车载互联的方式,获取当前路口区域内的车辆的行驶信息;
流量数据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行驶信息,获得各行驶方向的车流量;
可变车道行驶方向变更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各行驶方向的车流量差值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是则变更可变车道的行驶方向;
所述路口设施互联单元,还用于:将当前的车道行驶方向分布信息发送给所述当前路口区域的车辆。
优选地,上述系统中,所述流量数据分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行驶信息,获得当前路口区域的总流量;根据所述总流量得出当前路口区域的拥堵状况信息;
所述路口设施互联单元,还用于:与周边路口进行通信,获得周边路口区域的拥堵状况信息;将所述当前路口区域的拥堵状况信息和所述周边路口区域的拥堵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当前路口区域的车辆。
优选地,上述系统中,所述可变车道行驶方向变更单元,具体用于:
计算第一行驶方向与第二行驶方向的车流量之间的差值;
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的阈值,是则使所述可变车道的行驶方向与车流量大的行驶方向保持一致。
优选地,上述系统中,还包括:
车内显示单元,用于:在车内显示所述车道行驶方向分布信息、所述当前路口区域的拥堵状况信息和所述周边路口区域的拥堵状况信息。
优选地,上述系统中,所述车内显示单元采用中控屏幕或者影像投射的方式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00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