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重金属污水死鱼事故初步鉴定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0229.3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0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宋超;胡庚东;范立民;孟顺龙;裘丽萍;郑尧;陈家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徐永雷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重金属 污水 事故 初步 鉴定 方法 装置 | ||
1.用于重金属污水死鱼事故初步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前处理: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使污水流经能够去除掉重金属的离子交换性树脂并充分接触,污水中的重金属去除后放入一个生物测试容器(5);对照组中,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放入另一个生物测试容器(5);
(2)、生物测试:在两个生物测试容器(5)内分别饲养若干只用于判断废水是否有污染的测试生物体,饲养适当时间后,观察两个生物测试容器(5)内测试生物体的死亡率;
(3)、鉴定:如果对照组测试生物体大部分死亡,而实验组测试生物体没有发生死亡现象,表明该污水是重金属污染;如果对照组测试生物体大部分死亡,而实验组测试生物体也发生大部分死亡,表明该污水是其他污染源造成;如果对照组测试生物体没有死亡,而实验组测试生物体也没有发生死亡现象,可初步判定该污水没有急性污染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金属污水死鱼事故初步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生物体采用测试大型溞(Daphnia magna),测试大型溞的饲养数目为8~12只,饲养时间为24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金属污水死鱼事故初步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性树脂采用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型号为RTO的离子交换性树脂。
4.用于重金属污水死鱼事故初步鉴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处理系统和生物测试系统;所述前处理系统包括前处理容器(2),在前处理容器(2)内设置有第一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3)将前处理容器(2)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部分,在第一隔板(3)之上的部分为交换处理室(2a),所述交换处理室(2a)内用于填充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处理室(2a)上部设有出水口;在第一隔板(3)之下的部分为前处理进水室(2b),所述前处理进水室(2b)与交换处理室(2a)之间相通且通道能阻隔离子交换树脂,前处理进水室(2b)连接有进水管(1);所述生物测试系统包括生物测试容器(5),在生物测试容器(5)内设置有第二隔板(6),所述第二隔板(6)将生物测试容器(5)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部分,在第二隔板(6)之上的部分为生物饲养室(5a),所述生物饲养室(5a)内用于饲养判断废水是否有污染的测试生物体,在第二隔板(6)之下的部分为生物测试进水室(5b),所述生物测试进水室(5b)与生物饲养室(5a)之间相通且通道能够阻隔测试生物体,生物测试进水室(5b)通过连接管(4)与前处理容器(2)上的出水口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重金属污水死鱼事故初步鉴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前处理容器(2)和后处理容器均是由普通玻璃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6)均采用石英砂板,所述连接管(4)采用硅胶软管。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重金属污水死鱼事故初步鉴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容器(2)为细长筒体,所述生物测试容器(5)为粗矮筒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02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疫层析检测试纸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量程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