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重金属污水死鱼事故初步鉴定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0229.3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0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宋超;胡庚东;范立民;孟顺龙;裘丽萍;郑尧;陈家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徐永雷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重金属 污水 事故 初步 鉴定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水死鱼事故初步鉴定的方法及装置,属于水产学科渔业生态环境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总量在不断增加,其环境负效应也在不断体现,主要表现有水体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近十年来,此类污染事故不断被报道出来,例如,广西龙江的镉污染事件,福建的紫金矿业事件等,都对自然、经济和社会等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污染不仅影响着居民饮水安全,也严重威胁着具有各类水生生物的自然生态系统。污水死鱼事故鉴定就是指水体受到急性化学或物理污染对渔业水域中水生生物影响或损失的评价和鉴定程序。
污水死鱼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重金属污染是其中重要的一类,主要的原因是渔业水域周边有金属开采矿业,重金属消费企业等,上述事故主体的管理失当直接引起死鱼事故发生。因此,污水死鱼事故鉴定的经验式询问排查事故起因和现场周边考察的程序很重要,对下一步的检测指标具有重要筛选意义,但是当以上询问和考察过程不是特别明确时,例如,故意投毒类的污水死鱼事故,就很难发现特定筛查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水死鱼事故初步鉴定的方法及装置,其能够简捷、明了地判断污水死鱼事故是否由重金属源污染造成,有效避免盲目筛查增加的额外鉴定成本。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重金属污水死鱼事故初步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前处理: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使污水流经能够去除掉重金属的离子交换性树脂并充分接触,污水中的重金属去除后放入一个生物测试容器;对照组中,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放入另一个生物测试容器;
(2)、生物测试:在两个生物测试容器内分别饲养若干只用于判断废水是否有污染的测试生物体,饲养适当时间后,观察两个生物测试容器内测试生物体的死亡率;
(3)、鉴定:如果对照组测试生物体大部分死亡,而实验组测试生物体没有发生死亡现象,表明该污水是重金属污染;如果对照组测试生物体大部分死亡,而实验组测试生物体也发生大部分死亡,表明该污水是其他污染源造成;如果对照组测试生物体没有死亡,而实验组测试生物体也没有发生死亡现象,可初步判定该污水没有急性污染源。
作为所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试生物体采用测试大型溞(Daphnia magna),测试大型溞的饲养数目为8~12只,饲养时间为24小时。测试大型溞是做急性毒性试验的常见模式物种,由实验室常规养殖,随时备用。
作为所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子交换性树脂采用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型号为RTO的离子交换性树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用于重金属污水死鱼事故初步鉴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处理系统和生物测试系统;所述前处理系统包括前处理容器,在前处理容器内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前处理容器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部分,在第一隔板之上的部分为交换处理室,所述交换处理室内用于填充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处理室上部设有出水口;在第一隔板之下的部分为前处理进水室,所述前处理进水室与交换处理室之间相通且通道能阻隔离子交换树脂,前处理进水室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生物测试系统包括生物测试容器,在生物测试容器内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生物测试容器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部分,在第二隔板之上的部分为生物饲养室,所述生物饲养室内用于饲养判断废水是否有污染的测试生物体,在第二隔板之下的部分为生物测试进水室,所述生物测试进水室与生物饲养室之间相通且通道能够阻隔测试生物体,生物测试进水室通过连接管与前处理容器上的出水口连通。
作为所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前处理容器和后处理容器均是由普通玻璃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采用石英砂板,所述连接管采用硅胶软管。
作为所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处理容器为细长筒体,所述生物测试容器为粗矮筒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能够简捷、明了地判断污水死鱼事故是否由重金属源污染造成,有效避免盲目筛查增加的额外鉴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鉴定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02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疫层析检测试纸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量程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