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阻隔多层共挤包装膜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64302.4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9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史保利;冯春;谢景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0;B32B27/32;B32B27/34;B32B27/36;B32B7/12;B32B33/00;B65D6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8 | 代理人: | 郭杨 |
地址: | 2151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隔 多层 包装 | ||
1.一种高阻隔多层共挤包装膜,包括表层(1)、内层(4)和它们之间的芯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包含藉由粘合层(5)相互粘合的第一芯层(2)和第二芯层(3),其中第一芯层(2)与表层(1)之间,以及第二芯层(3)与内层(4)间也均藉由粘合层(5)粘合;并且第一芯层(2)和第二芯层(3)的厚度比为1:1~3:4;其中:
所述的第一芯层(2)为聚乙烯层,包含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超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中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密度0.90~0.92g/cm3;
所述第二芯层(3)为聚偏二氯乙烯层,包含由98Wt%的聚偏二氯乙烯和2Wt%的加工助剂所组成的混合物,所述聚偏二氯乙烯为偏二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合物,熔点150℃、密度1.7g/cm3,所述加工助剂为环氧大豆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隔多层共挤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为聚酰胺、聚烯烃和聚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隔多层共挤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包含聚酰胺、聚烯烃和聚酯,聚酰胺的重量范围为20%~40%,聚烯烃的重量范围为0%~40%,聚酯的重量范围为40%~8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阻隔多层共挤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包含树脂a和树脂b,其中树脂a的重量含量范围为0%~60%,树脂b的重量含量范围为40%~100%;所述树脂a密度为0.88~0.917g/cm3,系乙烯-α烯烃共聚物或多种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混合物,其中α烯烃是丙烯、丁烯、己烯-1或辛烯-1,且重量含量为1%~20%;所述树脂b为乙烯与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其中羧酸单体的重量含量为5%~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隔多层共挤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4)为聚乙烯层,包含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超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中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密度0.90~0.92g/cm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隔多层共挤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层(2)和第二芯层(3)的总厚度为6~11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高阻隔多层共挤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的厚度为8~10微米,内层(4)的厚度范围是19~24微米,所述每层粘合层(5)的厚度均为3~5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隔多层共挤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5)包含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或马来酸酐改性乙烯聚合物,包含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时,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醋酸乙烯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25%,密度为0.93~0.94g/cm3。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高阻隔多层共挤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层(2)的聚乙烯层和内层(4)的聚乙烯层的熔融指数均为0.35~0.78g/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43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