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肝纤维化的白花丹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64578.2 申请日: 2015-05-22
公开(公告)号: CN104826024A 公开(公告)日: 2015-08-12
发明(设计)人: 赵铁建;韦燕飞;彭岳;王玖恒;李树民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16;A61K35/64;A61K35/6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0001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纤维化 白花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肝纤维化的白花丹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纤维化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淀的病理过程。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肝纤维化的病因有很多,在临床上多见有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诊断肝纤维化需要进行肝纤四项检查。该检查主要用来检查诊断慢性肝病患者病情发展状况和治疗效果,是衡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的重要依据。肝纤四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检查指标:

1.PCIII(III型前胶原)

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并与血清γ-球蛋白水平明显相关。PCIII与肝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但无特异性。其他器官纤维化时,PCIII也升高。持续PCIII升高的慢活肝提示病情可能会恶化并向肝硬变形成发展,而PCIII降至正常可预示病情缓解。说明PCIII不仅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上有价值,在慢性肝病的预后判断上也有意义。

2.IV-C(IV型胶原)

为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反映基底膜胶原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过程,是肝纤的早期标志之一。

(1)在肝纤维化时出现最早,适合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2)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随着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肝癌病程演变,IV-C胶原在血清含量逐步升高。

(3)对重症肝炎和酒精性肝炎也显高值。

(4)是药物疗效和预后观察的重要依据,血清IV-C水平与肝组织学的改变完全一致。

(5)在与基底膜相关疾病中可出现IV-C水平的异常,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晚期糖尿病、硬皮病等。

3.LN(层粘连蛋白)

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慢活肝和肝硬变及原发性肝癌时明显增高。LN也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另外,LN水平越高,肝硬变病人的食管静脉曲张越明显。

4.HA(透明质酸酶)

为基质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本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是肝纤维化和肝硬变的敏感指标。

市场上尚无抗肝纤维化中药二类新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肝纤维化的白花丹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市场上尚无抗肝纤维化中药二类新药的问题,它是一种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和方便使用的中药,且制备工艺合理。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肝纤维化的白花丹醌制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中药提取物2-6份,填充剂4-12份,崩解剂0.5-2份,粘合剂0.3-0.9份,润滑剂0.3-0.8份,矫味剂0.2-0.5份;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白花丹25克,山茨菇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土鳖虫10克,水蛭6克,郁金10克,当归10克。

上述药物组成具有良好的解毒,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作用,可有效治疗慢性肝病所致的肝脾肿大、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脏肿瘤等疾病。

抗肝纤维化的白花丹醌的制备方法如下:1、白花丹采集:收取秋季初(9-10月份前后)新鲜的白花丹药材,将其洗净晾干水,取其根、茎、叶,并粉碎至适宜粒度;

2、制备中药浸膏:取中药饮片山茨菇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土鳖虫10克,水蛭6克,郁金10克,当归10克。粉碎成粗粉末(Φ2-3mm),加入中药组成重量6倍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两次,每次提取24小时,提取液滤过制成浸膏剂,以备用;

3、白花丹醌的制备:

①、石灰水浸泡、渗漉:用石灰水将粉碎的白花丹粉末浸透,再控干多余的水份后,将白花丹药材茎和叶粉末各50g,分成A、B两组,A组分为3组,每组3份,B组分为3组,每组3份。各组的粗粉分别以相应的40%、60%、80%乙醇为溶剂,按重渗漉法常规操作,湿润后放置2h,分别装入已编号(40%、60%、80%乙醇浓度依次编1、2、3号筒)的3组9只渗漉筒中,然后各筒按要求加入相应的溶剂,浸渍24h,以1ml/min的渗漉速度进行重渗漉。每筒收集初漉液50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1号筒的续漉液作为2号筒的溶剂,2号筒的续漉液作为3号筒的溶剂,直至3号筒续漉液呈淡黄色时,更换接收器,继续收集尾液100~200ml。合并各组初、续漉液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45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