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PARP抑制剂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67732.1 申请日: 2015-05-25
公开(公告)号: CN104945406B 公开(公告)日: 2017-10-10
发明(设计)人: 储玉平;徐卫良;王玲;徐炜政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康润医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87/16 分类号: C07D487/16;A61P35/00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代理人: 曹翠珍
地址: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氮杂非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作为 parp 抑制剂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涉及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化合物衍生物及其作为PARP抑制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和大多数真核细胞中,是一类催化聚ADP核糖化的细胞核酶。PARP与许多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包括染色体的稳定、DNA损伤的识别和修复、基因的转录以及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等。PARP自发现以来,其在DNA损伤修复和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在各类DNA损伤中,DNA单链损伤发生最为频繁,而其一系列的修复途径所采用的酶就是PARP。PARP作为DNA缺口的感受器,在DNA损伤后被激活,依赖N-端DBD的两个锌指结构识别并结合到DNA缺口,使其催化活性提高10-500倍。

现有的化疗药物和放疗均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攻击DNA,造成DNA损伤从而对肿瘤细胞产生细胞杀伤作用。然而,在肿瘤细胞中DNA修复酶过度表达的话,会激活自身的DNA损伤修复机制,进而在药物治疗和放疗过程中产生抗性。研究发现,PARP抑制剂可以阻断DNA修复通路,降低肿瘤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因此将PARP抑制剂与放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增强抗肿瘤效果。研究还发现,PARP抑制剂单药对BRCA1/2基因缺失或突变的乳腺癌及卵巢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PARP抑制剂在在抗肿瘤方面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因此本发明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一系列全新的基于呔嗪酮母核的氮杂非那烯-3-酮化合物衍生物,并对其活性进行筛选和初步研究,为研发出活性更好的抗肿瘤药物提供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PARP抑制剂的应用,本发明的氮杂非那烯-3-酮衍生物具有很高的抑制PARP酶的活性,给发展氮杂非那烯-3-酮化合物作为用于PARP抑制剂从而达到肿瘤治疗目的的新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如式(Ⅰ)所示的氮杂非那烯-3-酮衍生物:

其中R为氢,甲基,乙基,异丙基,苄基或者3-甲基-3-丁烯基。

上述氮杂非那烯-3-酮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为:

(1)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化合物1)为原料,在乙酸酐(Ac2O)的作用下与甲基叔丁基醚反应生成3-硝基邻苯二甲酸酐(化合物2);

(2)化合物2在硫酸(H2SO4)存在下与甲醇(MeOH)反应生成3-硝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化合物3)。

(3)化合物3通过催化氢化还原得到3-氨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化合物4);

(4)化合物4在三氯氧磷存在下与N-苄氧羰基-4-哌啶酮缩合生成化合物5;

(5)化合物5在Boc2O存在下催化氢化得到化合物6;然后化合物6与水合肼缩合生成化合物7。化合物7脱除保护剂得到化合物8(R=H);

(6)化合物5催化氢化脱除苄氧羰基保护基(Cbz)得到化合物9,然后该化合物9的氨基进行烷基化得到化合物10,化合物10在乙醇(EtOH)中和水合肼(Hydrazine hydrate)发生缩合得到一系列氮杂非那烯-3-酮衍生物(12-16,R依次为乙基、甲基、异丙基,苄基或者3-甲基-3-丁烯基)。上述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作为PARP抑制剂抑制剂的应用。

通过对本发明所制备的氮杂非那烯-3-酮衍生物的活性进行筛选和初步研究,发现其对PARP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PARP抑制剂。

附图说明

图1是SD大鼠分别单次静脉给予5mg/kg的A1、A3、A6后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

图2是SD大鼠分别单次经口灌胃给予10mg/kg的A1、A3、A6后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氮杂非那烯-3-酮衍生物的合成

(1)3-硝基邻苯二甲酸酐(化合物1)的合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康润医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康润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7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