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纤维素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70202.2 申请日: 2015-05-25
公开(公告)号: CN104892987A 公开(公告)日: 2015-09-09
发明(设计)人: 李苏杨;李文遐;徐勤霞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1/28 分类号: C08L1/28;C08L89/00;C08L5/06;C08L5/12;C08L91/06;C08L5/04;C08K5/00;C08K5/103;C08K5/053;C08K5/092;C08K5/098;C08K5/09;C08J5/18;B6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李纪昌
地址: 215011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改性 纤维素 可食用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食品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纤维素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可食用膜主要是由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溶剂(如:水或者酒精)或者增塑剂以及其他添加剂等混合制成。而增塑剂和其他的添加剂的加入主要是为了改善可食用膜的物理特性以及功能性。可食用膜按照其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多糖类可食用膜;蛋白质类可食用膜;脂质类可食用膜(如:脂肪酸,蜡质)以及复合型可食用膜。一般来说,多糖类可食用膜可以有效降低氧气以及其他气体和油脂的渗透率,且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水溶性;目前许多可食用的多糖膜(如:海藻酸钠膜,角叉胶膜,纤维素膜,果胶膜,淀粉及其衍生物膜)已经用在增加肉制品的品质方面。蛋白质类膜具有较好的机械稳定性,以及一定的营养效果;脂质类可食用膜具有较低的水蒸气透过率,并且可以增加食品的光泽。与其他类型的可食用膜相比较,多糖类可食用膜最主要的特点是结构稳定,由于多糖类分子中存在大量的氢键,易溶于水,因此制得的薄膜主要用于较千燥的,水分含量低的食品包装中。

多糖类可食用膜主要是使用动植物多糖作为基质的可食性包装膜,主要包括了淀粉膜、动植物胶膜、改性纤维素膜以及壳聚糖膜等。 淀粉可食性包装膜属于较早期的一种类型,而最近几年以来,其在成膜材料、工艺手段以及增塑剂等方面所做出的研究应用已经获取了较大的进步。纤维素本身由于结晶度比较高,在水中不会糊化,所以如果不进行化学改性很难被制成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纤维素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多种改性纤维素按比例混合,得到的可食用膜拉伸性好、透光率高,阻隔性能优异,透湿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改性纤维素可食用膜,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0~20份,羧甲基纤维素 5~10份,甲基纤维素 5~10份,羟丙基纤维素 5~10份,甘油三油酸酯 1~3份,D-异抗坏血酸钠 2~5份,明胶 1~5份,果胶 2~8份,琼脂 1~4份,多元醇 8~20份,山梨酸 2~8份,石蜡 1~5份,海藻酸钠 3~7份,柠檬酸 3~6份,丁基羟基茴香醚 1~3份,β-胡萝卜素 1~3份,维生素C 1~2份,琥珀酸二钠1~3份。

所述多元醇为丙三醇或者丁二醇。

所述的改性纤维素可食用膜, 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6份,羧甲基纤维素 8份,甲基纤维素 8份,羟丙基纤维素 8份,甘油三油酸酯 2份,D-异抗坏血酸钠 4份,明胶 3份,果胶 5份,琼脂 3份,多元醇 14份,山梨酸 5份,石蜡 3份,海藻酸钠 5份,柠檬酸 4份,丁基羟基茴香醚 2份,β-胡萝卜素 2份,维生素C 1.5份,琥珀酸二钠1.5份。

所述改性纤维素可食用膜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按质量份比例混合,加入多元醇,搅拌,然后加入山梨酸、柠檬酸调节pH,得混合液;

2)将余下组分混合均匀,加入到步骤1)的混合液中,加热至90~110℃,搅拌30~60min,得膜液;

3)将步骤2)得到的膜液在玻璃平板上倒膜,60~80℃干燥,揭膜,然后在相对湿度为60~80%的恒温恒湿箱中保存20~40h,得到改性纤维素可食用膜。

步骤2)中加热至100℃,搅拌45min。

步骤3)中恒温恒湿箱的相对湿度为70%。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纤维素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多种改性纤维素按比例混合,得到的可食用膜拉伸性好、透光率高以及高阻氧性的特征,能够避免真菌污染并腐蚀食品,通常被应用到果蔬的气调保鲜贮藏过程当中。在果蔬表面包覆本发明改性纤维素可食用膜,能够合理的调节果蔬附近的氧气和水分的比例,从而抑制果蔬的有氧呼吸强度,从而提高果蔬货架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改性纤维素可食用膜,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0份,羧甲基纤维素 5份,甲基纤维素 5份,羟丙基纤维素 5份,甘油三油酸酯 1份,D-异抗坏血酸钠 2份,明胶 1份,果胶 2份,琼脂 1份,多元醇 丙三醇 8份,山梨酸 2份,石蜡 1份,海藻酸钠 3份,柠檬酸 3份,丁基羟基茴香醚 1份,β-胡萝卜素 1份,维生素C 1份,琥珀酸二钠1份。

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0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