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组件、指示保养需求的方法及物料搬运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1776.1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1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F·D·贡萨尔维斯;P·F·芬内甘;G·西格曼;M·V·布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蒙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3/14 | 分类号: | B60G3/14 |
代理公司: | 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晓峰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组件 指示 保养 需求 方法 物料 搬运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车轮组件、指示保养需求的方法及物料搬运车辆。该车轮组件包括恒力机构和连接至恒力机构的车轮。车轮可在至少一个维度中位移,并且恒力机构在该维度中在车轮上施加基本上恒定的力。在一方面中,车轮可以以第一状况和第二状况位移。对于第一状况的车轮位移,恒力机构在车轮上施加基本上恒定的力,并且对于第二状况的车轮位移,恒力机构在车轮上施加可变力。在第二状况中,可变力可以相对位移大小是线性或非线性的,并且等于或大于基本上恒定的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车轮组件,且更特别地,涉及用于物料搬运车辆、例如码垛车的车轮组件。
背景技术
车辆、例如物料搬运车辆(例如码垛车、前移式叉车、平衡重叉车、牵引车、捡料车等等)杂物车、货车等等,具有多种角色的轮子,例如驱动轮、转向轮、支撑轮或其中一些组合。在一些构造中,车轮组件包括脚轮。全部这些车轮都随着时间而磨损,并且最终将需要保养来维修或更换车轮。
在物料搬运工业中,增加的负载由车轮承载,较小的车轮直径和较高旋转速度的车轮易于加重磨损,进一步影响车轮的使用寿命。
物料搬运车辆且特别是码垛车通常装配有主驱动轮或一个或多个附加轮。包含这些可以是脚轮的附加轮例如来增强操作性和机动性。虽然当适当保养时脚轮性能很好,但是可能的是,脚轮随着驱动轮的磨损而需调整。调整脚轮是耗时的进程。
传统的脚轮需要周期调整以补偿驱动轮磨损。这一调整通常通过增加或移除脚轮和车辆之间的垫片而升高或降低脚轮来实现。该调整进程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在特定情形中,为了调整脚轮,车辆必须被提升并且在垫片可被增加或拆除之前必须拆除脚轮。
更先进的脚轮具有调整螺钉,其可升高或降低脚轮以便于周期调整。调整螺钉在一些设计中可从侧面进入且在另一些设计中从顶部进入。在这一情形中,脚轮可被调整而无需移除脚轮,但是调整点在车辆下方。顶部调整脚轮提供更容易的进入点,但是在操作者地板中需要洞。
从根本上,现有的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脚轮系统的缺点是需要周期调整。因此,存在改进的车辆车轮组件的需求,其降低了脚轮周期调整的频率。此外,存在对用于提供明确指示的装置的需求,以在确定何时需要维修或更换驱动轮或脚轮中辅助维修技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脚轮组件,其可在响应于驱动轮磨损的领域中需要更低频率的调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脚轮组件可随着驱动轮的磨损而产生恒定向下的力。脚轮组件可被调整以提供适当的额定向下力。这一向下力可基于所需的车辆性能特征而被调整。随着驱动轮磨损,经过脚轮的偏移会增加同时脚轮力保持固定在额定水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需的力曲线可通过包括恒力机构的脚轮组件而实现。恒力机构可使得脚轮能够贯穿物料运输车辆的操作期间在地面接触表面上施加恒定向下力。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变恒力机构可包括第二弹簧元件,一旦脚轮偏移超过了阈值,其可提供额外阻力。
本发明通常提供了一种车轮组件,包括恒力机构和连接至恒力机构的车轮。车轮可在至少一个维度中位移,并且恒力机构在至少一个维度中在车轮上施加基本上恒定的力。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于大于预定车轮位移的车轮位移,可变恒力机构可在车轮上施加可变力,并且其中,可变力等于或大于基本上恒定的力。在另一方面中,车轮可以以第一状况和第二状况位移。对于第一状况的车轮位移,恒力机构在车轮上施加基本上恒定的力,并且对于第二状况的车轮位移,可变恒力机构在车轮上施加可变恒力。在第二状况中,可变力可以相对位移大小是线性或非线性的,并且可等于或大于基本上恒定的力。
在一方面,车轮组件进一步包括连接至车轮的传感器,从而测量车轮属性。传感器连接传感器系统,当测量的车轮偏移超过预定阈值时其可产生信号。在另一方面,该信号传达车轮状态。在又一个方面,传感器系统可确定经过车轮的平均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蒙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雷蒙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17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