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作油条的锅具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4096.5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5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龚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四玉 |
主分类号: | A47J37/12 | 分类号: | A47J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油条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炊具的设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制作油条的锅具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制作油条的锅具一般为圆形的,浮在油面上的油条在油体的流动作用下会向锅具的边缘移动,最终停靠在锅具的边缘处,由于长时间停留在锅具的边缘,油条的外形会弯曲成与边缘相似的外形,油条的外形成为弧形,降低了油条的合格率。为了维持油条外形的笔直不弯曲,需要人工将处于边缘的油条移动到锅具的中部继续油炸,为了提高产率,锅具中通常会同时加工多个油条,由于锅具是圆形,而油条是长条形的,因此,锅具中能放置完整笔直的油条的区域是锅具的中部,靠近锅具边缘处放置不下完整笔直的油条,除非将油条弯曲,而弯曲的油条不是合格品,因此,圆形锅具的产率不高,且制作过程中需要人工不断的维持油条在锅具中的位置,增加了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如何避免油条制作过程中出现弯曲现象,维持油条笔直外形且无需人工干预,进而提高合格率和减少人工成本成为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制作油条的锅具的设计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制作油条的锅具的设计方法,其包括在锅具底部设置第一平面,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平面的上方设置第二平面、第三平面、第一弧面、第二弧面及第三弧面,通过第二弧面将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过渡连接,通过第三弧面将第三平面与第一平面过渡连接,通过第一弧面第二平面与第三平面过渡连接,由第一平面、第二弧面、第一弧面和第三弧面围成的区域定义为集热区,由第二平面、第一弧面、第三平面及垂直于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的前、后立面围成开口向上的区域定义为容纳区,将容纳区设置成具有上宽下窄的形状。
优选地,将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设置成关于第一弧面的中央面对称,将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设置成相互垂直。
优选地,将第二弧面和第三弧面设置成关于第一弧面的中央面对称。
有益效果
与传统圆形的锅具相比,通过本发明公开的设计方法设计的锅具具有以下优点:
1. 由于集热区位于第一弧面的下方,因此第一弧面的温度明显高于两侧的第二平面、第三平面的温度,因此,在温差的作用下靠近第一弧面的油会往上移动,靠近第二平面或者第三平面的油会往第一弧面下移,漂浮在油面上的油条在油体的流动下向锅具的边缘移动,直到油条停靠在边缘处,由于锅具的边缘即第二平面或者第三平面为平板状,所以油条的外形会保持笔直状态,提高了油条的合格率。
2. 笔直的油条在流动的油体的作用下会在锅具的边缘处缓慢翻滚,翻滚有助于油条的均匀受热,进而使油条外观色泽一致,提高油条的品相。
3. 方形开口的容纳区可同时制作多个油条,且每个油条都为完整且笔直,因此,提高了制作油条的产率。
附图说明
在下面参照附图对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给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本发明及其优越性将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图如下:
图1是本发明公开的制作油条的锅具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剖切立体图;
图3是圆形锅具制作油条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将图3中圆形锅具内的油全部倒入图1中的锅具的示意图;
图6是用图5中的锅具和油制作油条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3中圆形锅具的剖视图;
图9是图1中的锅具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平面;2.第二平面;3.第三平面;4.第一弧面;5.第二弧面;6.第三弧面;7.集热区;8.油条;9.前立面;10.后立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制作油条的锅具的一种实施例,其具有方形的外形以及一个方形开口朝上的容纳区,容纳区由前立面9、后立面10、第二平面2、第三平面3及第一弧面4围成。前立面9平行于后立面10,第二平面2垂直于前、后立面9、10,第三平面3垂直于前、后立面9、10,第二平面2和第三平面3相互倾斜,形成上宽下窄的容纳区。
如图2所示,锅具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平面1,第一平面1位于容纳区的下方,第一平面1与第二平面2通过第二弧面5过渡连接,第一平面1与第三平面3通过第三弧面6过渡连接,第二平面2与第三平面3通过第一弧面4过渡连接,第二平面2和第三平面3关于第一弧面4的中央面对称设置,且第二平面2和第三平面3垂直设置,第二弧面5和第三弧面6关于第一弧面4的中央面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四玉,未经张四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40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