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咪唑并砒啶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276251.7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2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江焕峰;高杨;高颖兰;伍婉卿;彭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咪唑 砒啶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工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咪唑并吡啶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环境污染和能耗问题日趋严重,解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化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如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发展环境友好的绿色合成新方法是新世纪有机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过渡金属催化是构筑碳-碳键以及碳-杂原子键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在生物、医药、材料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咪唑并吡啶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在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都是广泛存在的核心骨架结构。例如:saripidem、zolpidem和alpidem都是咪唑并吡啶类化合物家族的药物分子,它们都是高效的镇静药和抗焦虑药物,在治疗焦虑症,抑郁症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K.C.Rupert,J.R.Henry,J.H.Dodd,S.A.Wadsworth,D.E.Cavender,G.C.Olini,B.Fahmy,J.Siekierka,Bioorg.Med.Chem.Lett.2003,13,347;S.M.Hanson,E.V.Morlock,K.A.Satyshur,C.Czajkowski,J.Med.Chem.2008,51,7243;M.H.Wiegand,Drugs 2008,68,2411;Y.Katsura,S.Nishino,Y.Inoue,M.Tomoi,H.Takasugi,Chem.Pharm.Bull.1992,40,371;R.R.Singhaus,R.C.Bernotas,R.Steffan,E.Matelan,A.Wilhelmsson,A.Goos-Nilsson,J.Wrobel,Bioorg.Med.Chem.Lett.2010,20,521.)。此外,咪唑并吡啶类化合物也是一类重要的合成子和医药中间体,在有机合成和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的用途。因此,咪唑并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利用过渡金属催化以及简单易得的2-氨基吡啶为起始原料合成吡啶并吡陆续的被报道,主要有(1)银催化(C.He,J.Hao,H.Xu,Y.Mo,H.Liu,J.Han,A.Lei,Chem.Commun.,2012,48,11073);(2)铜催化(Y.Gao,M.Yin,W.Wu,H.Huang,H.Jiang,Adv.Synth.Catal.2013,355,2263;J.Zeng,Y.J.Tan,M.L.Leow,X.-W.Liu,Org.Lett.2012,14,4386;N.Chernyak,V.Gevorgyan,Angew.Chem.Int.Ed.2010,49,2743;R.L.Yan,H.Yan,C.Ma,Z.Y.Ren,X.A.Gao,G.S.Huang,Y.M.Liang,J.Org.Chem.2012,77,2024.);(3)金催化(H.Zhan,L.Zhao,J.Liao,N.Li,Q.Chen,S.Qiu,H.Cao,Adv.Synth.Catal.2015,357,46.)。而利用炔丙酯和2-氨基吡啶为原料,在铜盐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子间的炔丙基氨化和串联的环化反应一步合成咪唑并吡啶类化合物目前还没有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咪唑并吡啶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原料及试剂易得,价格低廉,操作安全简单,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高温,能耗较少。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咪唑并吡啶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炔丙酯类化合物和2-氨基吡啶类化合物加入有机溶剂中混匀,然后加入铜盐催化剂,在空气氛围下,于80~150℃搅拌反应3~8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减压旋蒸,柱层析提纯,得到咪唑并吡啶类化合物。
所述2-氨基吡啶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R1为H,F,Cl,Br,CHF3,CH3,COOCH2CH3,CH2CH3或OCH3。
所述2-氨基吡啶类化合物为2-氨基吡啶,5-氟-2-氨基吡啶,5-氯-2-氨基吡啶,5-溴-2-氨基吡啶,5-三氟甲基-2-氨基吡啶,5-甲基-2-氨基吡啶,3-甲基-2-氨基吡啶,4-甲基-2-氨基吡啶,2-氨基烟酸乙酯,4-乙基-2-氨基吡啶,4-甲氧基-2-氨基吡啶或4-氯-2-氨基吡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6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