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挡位控制汽缸的润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7299.X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2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庄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景阳 |
主分类号: | F01M1/16 | 分类号: | F01M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33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汽缸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油四冲程发动机的汽缸润滑油控制装置,具体的讲是一种挡位控制汽缸的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卧式发动机,其汽缸顶部后端靠近曲轴箱的位置,因润滑油喷溅不到位,导致汽缸靠近进气一侧的活塞与汽缸拉伤,严重影响汽缸的使用寿命。
申请人在2012年7月16号申请的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12102452023的一种新型汽缸,在解决汽缸进气一侧的活塞与汽缸拉伤的问题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发动机在减速时,润滑油依然借助润滑孔进入汽缸,引起减速时活塞的运行阻力增加,导致油耗上升1%的弊端。
因发动机在负载运行下,需要更多的润滑油,而在正常行驶时,过多的润滑油将致使活塞行驶阻力增加,引起油耗上升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位控制汽缸的润滑装置,具有达到对润滑孔的开启与关闭的可控控制,以实现节省燃油和延长汽缸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一种挡位控制汽缸的润滑装置,其构造包括:控制模块、缸套、电磁阀、阀片、润滑孔、导油槽。其特征是,控制模块右边从上而下分别为:电源正、电源负、一号信号线、二号信号线和三号信号线,控制模块左边的电源输出线与电磁阀连接,电磁阀借助连接杆与阀片连接。
所述的电源正与车辆上的电源开关的正极出线连接,电源负接车辆上的电源开关的负极,一号信号线接车辆的一挡位置传感器,二号信号线接车辆的二挡位置传感器,三号信号线接车辆的最高挡位置传感器。
所述的一号信号线、二号信号线和三号信号线没有向控制模块提供信号时,控制模块不向电磁阀提供电能,电磁阀在起始位置,阀片盖住润滑孔,有效保证发动机低负荷时过多的润滑油对发动机运行造成的阻力,达到了节省燃油的作用;
所述的一号信号线传递给控制模块信号后,表明此时车辆处于起步阶段,控制模块命令电磁阀打开在第一挡位,阀片跟随连接杆一起向内移动,此时,电磁阀位于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并处于靠近起始位置的一边,阀片打开润滑孔三分之一的开度,从连杆喷出来的润滑油由导油槽引入润滑孔到达活塞的进气侧一面,活塞带动润滑油使汽缸和活塞的进气一侧均覆盖一层油膜,有效保证起步行驶时的润滑油的浓度;
所述的二号信号线传递给控制模块信号后,表明此时车辆处于加速过渡阶段,控制模块命令电磁阀打开在第二挡位,阀片跟随连接杆一起向内移动,此时,电磁阀位于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并处于靠近终点位置的一边,阀片打开润滑孔三分之二的开度,从连杆喷出来的润滑油由导油槽引入润滑孔到达活塞的进气侧一面,活塞带动润滑油使汽缸和活塞的进气一侧均覆盖一层油膜,有效保证过渡行驶时的润滑油的浓度;
所述的三号信号线传递给控制模块信号后,表明此时车辆处于高速阶段,控制模块命令电磁阀打开在第三挡位,阀片跟随连接杆一起向内移动,此时,电磁阀位于终点位置,阀片完全移开润滑孔,从连杆喷出来的润滑油由导油槽引入润滑孔到达活塞的进气侧一面,活塞带动润滑油使汽缸和活塞的进气一侧均覆盖一层油膜,有效保证中高速行驶时润滑油的浓度和数量;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根据车辆所处挡位的不同,自动改变阀片的开启面积,达到对润滑孔的大小可控控制,以实现不同行驶速度状态下对润滑油数量的需求变化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挡位控制汽缸的润滑装置的阀片关闭示意图。
图2是一种挡位控制汽缸的润滑装置的阀片开启示意图。
图中1. 控制模块,2.缸套,3.电磁阀,4.阀片,5.润滑孔,6.导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是一种挡位控制汽缸的润滑装置的构造图,其构造由:控制模块1、缸套2、电磁阀3、阀片4、润滑孔5、导油槽6组成。在说明书图1、2中,控制模块1右边从上而下分别为:电源正、电源负、一号信号线、二号信号线和三号信号线,控制模块1左边的电源输出线与电磁阀3连接,电磁阀3借助连接杆与阀片4连接。
缸套2顶部左侧往右10mm~20mm的位置钻有一个通眼的润滑孔5,润滑孔5至缸套2的左侧顶端开有一条导油槽6。
导油槽6左端的宽度比润滑孔5的内径宽一倍。导油槽6的整体宽度也可与润滑孔5的内径一致。
导油槽6的深度为缸套2厚度的三分之二。
缸套2靠近曲轴箱的位置,设计有一个空芯腔,用于安装电磁阀3和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景阳,未经庄景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72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超低排放器
- 下一篇:砂砾黏土层小半径盾构曲线始发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