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型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9595.3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2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肖亨琳;张正松;张荣其;高韬;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5/22 | 分类号: | F02B75/22;F01P11/08;F02F7/00;F02B29/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V型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上需要集成冷却结构,现有的冷却结构一般都是通过齿轮室及与齿轮室相配合的冷却器来实现冷却目的,由于出油管路及回油管路均设置于齿轮室上体内部,导致齿轮室上体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加工工艺复杂,不方便清洗与维修。
另外现在的发动机为了达到国家制定的排放标准,均采用增压中冷技术对废气进行再处理,以提高发动机性能,减少排放污染。但很多发动机的增压器、中冷器、进气管之间的位置关系都及其复杂,使得发动机的结构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V型发动机,该发动机的机油冷却结构设计合理,能确保发动机工作平稳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V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本体,在发动机本体自由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齿轮室上体、齿轮室下体,所述齿轮室下体上设置有齿轮室上体油管外接装置,所述发动机本体另一端设置有发动机增压中冷结构,发动机本体中间部位为V型气缸,V型气缸顶部两侧对称设置若干个喷油器,每一侧的若干喷油器均通过一组高压油管相互串联连接,两组高压油管之间通过一根线束管相连接,所述线束管外侧端部与齿轮室下体底面设置的共轨泵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包括齿轮室上体,所述齿轮室上体顶部配合连接机油冷却器座,所述机油冷却器座上端面密封连接机油冷却器,齿轮室上体侧部的出油口与出油管下端密封连接,所述出油管上端与机油冷却器底部油口密封连接,所述机油冷却器座端部固定连接机油滤清器过渡连接座,在所述机油滤清器过渡连接座上配合连接离心滤清器;所述齿轮室上体顶部设置有节温器,所述节温器顶部出水口与机油冷却器座底部 在所述机油滤清器过渡连接座下端固定有机油滤清器座,机油滤清器座上安装有机油滤清器,所述机油滤清器过渡连接座侧部油口与齿轮室上体下部的回油口相连通;所述机油滤清器过渡连接座端面的连接孔与机油冷却器座上对应接口密封配合连接;所述机油冷却器座上端面沿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与机油冷却器座内腔相连通的圆孔,所述圆孔与机油冷却器底部相对应的圆孔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节温器表面设有冷却水出口,所述机油冷却器座上设置有冷却水入口,所述机油滤清器过渡连接座上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离心滤清器底部设置有连接法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油冷却器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沿长度方向一端设置有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油口,所述本体内腔中设置有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两者之间通过相互平行设置的筋板相连接,且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两者之间形成第三油腔,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本体之间形成第二油腔、第一油腔;所述第一油腔连通第一进油口,第二油腔连通第一出油口,第三油腔连通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分隔板与本体之间形成第一水腔、第二水腔,所述第一水腔、第二水腔之间通过第三分隔板相间隔,第三分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本体上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第二通孔;所述本体上端面设有连通第一油腔的第二进油口、连通第一水腔的第一进水孔、连通第二水腔的第一出水孔、连通第三油腔及同时连通第二油腔、第三油腔的第三进油口,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三进水孔,所述第三进水孔连通第一水腔,第三进水孔向下延伸至本体底部端面,在工作时,与节温器相连通,所述第一油腔与第二油腔相连通。
所述本体底部还形成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本体底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本体表面与第三进水孔相对一侧设置有凹槽,凹槽与本体之间设置有起到加强作用的支撑板。
所述发动机增压中冷结构包括中冷器,所述中冷器两侧进气口分别通过一根增压器出气管与一个增压器相连,每个所述增压器的进气端均固定连接有空气滤清器,所述中冷器底部设有两个出气口,每个所述出气口均密封连接出气弯管,所述出气弯管外端均密封连接一根进气歧管,两根进气歧管置于两个空气滤清器之间;所述进气歧管的进气端口位于管体前端圆周面上,出气弯管的出气端口密封贴合于进气歧管的进气端口上;所述出气弯管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两者轴线相互垂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发明产品对现有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进行结构改进,确保发动机工作过程可靠稳定,冷却可靠;同时本产品还对中冷器与增压器部分进行结构改进,中冷器出气口直接和发动机进气口相连,使得进气道大大缩短,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95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省油发动机
- 下一篇:汽车中冷却风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