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增强聚乙烯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4598.6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3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禹红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91/00;C08K7/06;C08K3/04;C08K5/134;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莎 |
地址: | 300408 天津市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增强 聚乙烯 防水 卷材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防水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建筑防水工程中的纤维增强的聚乙烯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防水市场上应用的聚乙烯防水卷材多用于地下、垃圾填埋场、水利等工程,由于聚乙烯本身强度较低,当受到基层沉降变形时,容易开裂,导致防水失败。为增强聚乙烯防水卷材的强度,现有技术中聚乙烯增强防水卷材多数采用纤维布与聚乙烯复合的层状结构,但是由于纤维布层与聚乙烯层在延展性、韧性、热变形性、抗应变性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复合后层间结构极不稳定,层间复合力大时会使材料的延伸率迅速衰减,当复合力小时极易造成纤维布与聚乙烯片材复合不牢分层、防水层起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碳纤维增强聚乙烯防水卷材,不仅能够克服层间结构差异的不利影响,而且极大地提高聚乙烯防水卷材的强度。
本发明创造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碳纤维增强聚乙烯防水卷材,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DPE)56~90份,短切碳纤维9~40份,炭黑3-5份,抗氧剂0.2-0.4份,白油0.2-0.4份,其中,所述LLDPE和短切碳纤维的总量为94~100份。
其中,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优选为颗粒物,更有利于混合和纤维的分散;还优选为乙烯和丁烯-1的共聚物,具有更短的短支链结构而利于纤维的分散和卷材的成型;更优选为LLDPE颗粒DFDA-7042。
其中,所述短切碳纤维优选纤维长度在6mm及以下的碳纤维,更优选为3~6mm长度的碳纤维,便于在所述现行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中的分散,同时适宜的纤维长度能够在卷材成型过程中获得合适的取向,有利于提高纤维增强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体系的相容性,还优选为表面经马来酸酐偶联剂处理后的短切碳纤维。短切碳纤维具有的质轻、强度高、尺寸精度和稳定性高、耐腐蚀性及耐热性好等特点,使得其成为增强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重要材料之一。
所述炭黑的加入一方面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而发挥对聚乙烯树脂的补强作用,另一方面能够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热氧化产生的自由基反应,减弱热氧化效应引起的性能衰减。由于炭黑比表面积大难于分散,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器加入量。
所述抗氧剂优选为抗氧剂1010,是一种酚类抗氧剂,与聚乙烯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在聚乙烯防水卷材挤出成型时,作为加工稳定剂,与炭黑配合防止因热氧化引起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性能衰减;另外,其交联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了良好的耐抽出性能,避免在挤压成型过程中沿纤维抽出或分布不均。
所述白油优选工业级白油26#,具有更为适宜的运动粘度和密度,较少的添加量就能够促进所述炭黑和抗氧剂在体系中的均匀分散,同时使聚乙烯树脂的流动性达到挤出成型所适宜的水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增强聚乙烯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DPE)56~90份、短切碳纤维9~40份、抗氧剂0.1-0.2份、白油0.1-0.2份组成的配料一经第一次充分混合后进行造粒,然后将由造粒产物95~100份以及炭黑3-5份、抗氧剂0.1-0.2份、白油0.1-0.2份组成的配料二混合后进行塑化,再经过挤出、定型冷却获得最终产品。其中,所述配料一中LLDPE和短切碳纤维的总量为94~100份。
其中,所述配料一和/或配料二的混合过程优选在低速混料机中进行,搅拌时间控制为2~5min,优选为2~3min。
进一步,所述造粒过程采用风冷热切工艺,由75型双螺杆挤出机造粒。优选的,造粒过程挤出机各区温度控制为:一区:180℃~190℃,二区:195℃~205℃,三区:195℃~205℃,四区:205℃~215℃,五区:200℃~210℃。采用上述造粒工艺过程能够获得碳纤维分散效果良好的造粒产物,其中,合适的配料组成能够降低体系的粘度,合适的温度控制进一步调整混合物粘度,使其既有利于造粒成型,又利于碳纤维的均匀分散。进一步,当各区温度达到控制要求后,还包括保温25~60min的步骤,优选为25~30min,再进行造粒挤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禹红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禹红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4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